-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司法考试里奇怪世界
国家司法考试里奇怪世界
“老妈和女友同时掉入水中,先救谁?”
这一上下五千年里,让无数女人乐此不疲、无数男人痛不欲生的问题,而今貌似有了“理直气壮”的“标准答案”。在某国家司法考试培训机构出的模拟题中,一个男人就因先救女友,而没来得及救老妈,构成了“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答案解析”称,当事人对其母在法律上有救助义务,而对其女友却没有。
模拟题一出,网路上广为流转。对此,一位曾参与司法考试出题的教授在接受《扬子晚报》采访时回应称,国家司法考试非常严谨,根本不可能出现“落水案例”这种漏洞百出的题目,并且上述模拟题给出的答案也不算规范。
国家司法考试在人民群众中的知名度,可能仅次于公务员考试。那么,“严谨”的国家司法考试真题中的案例,究竟是何模样?
《壹读iRead》记者查阅了司法部向社会公布的2002年至2012年??家司法考试真题:有人被故意伤害命大不死送往医院治疗,但赶上医院着火,最后被烧死了;有人千辛万苦入室盗窃,翻墙逃跑时成功把赃物扔出去后,却被路人捡走了;还有人被强奸,遇到路人想要诉苦,结果又被路人强奸了……
“司法考试真题中一般会以甲、乙等来指称当事人。”上文里提及的教授介绍说。有网友据此戏谑:“世界上最悲催的人,无非就是司法考试里的‘甲乙丙丁’(排名不分先后)。”
司法考试里的N种死法
路人乙怀揣着故意杀人的恶意,瞄准了仇人甲的脑袋,但他打偏了,打到了仇人甲的胸上(未打中心脏)。没想仇人甲是血友病患者,最后,仇人甲因流血不止,还是死了。
这一故事出现在2008年司法考试的试卷上。当然,对于该故事的“正确”理解是,仇人甲之死,虽不是乙直接枪击的结果,但是因为是乙的枪击行为,导致甲血友病发作致死,所以乙与甲的死亡,仍构成“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2007年考题里的一位受害人则是被“吓”死的: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过来,以为是林某,便开枪射击。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但因其父患有严重心脏病,最后,他因过度惊吓死亡。
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虽然甲谋杀搞错了对象,但仇人林某与甲的父亲都是人,按照法律和法理,“对象错误”不影响甲已经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上述两个与“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俗语相悖的案例,实际上都是对刑法中“因果关系”、“对象错误”等法律概念的考查。
与上述出题方式相反,司法考试里也有在“问题”部分即开门见山点明考点,而在“答案选项”部分分列故事“ABCD”,要求考生选出与考点概念相匹配的“死法”。
比如,2003年一道考题,考查的便是,以下“路人甲”与死者之死,是否符合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故事一:路人甲想要杀他的女友乙。一天,路人甲故意破坏了女友汽车的刹车装置。按照路人甲理想中的完美犯罪模式,女友乙驾车外出,大概15分钟后会行至一陡坡处,因为刹车已动过手脚,她会坠下山崖“意外”死亡。结果,女友乙真的“意外”死亡,不过死亡原因是,她开车5分钟还没来得及遇到陡坡,却遇到了山洪爆发,泥石流把女友乙冲下了山。
故事二:路人甲欲杀仇人乙,在山崖边对这仇人乙砍了7刀后,仇人乙重伤昏迷,路人甲以为他已经死亡,于是离开。大难不死的仇人乙苏醒后,刚迈了两步就跌下山崖,摔死了。
以上两个故事,算犯罪的,是第二个,理由为:虽然两个故事的受害人都是坠崖死亡,但在第一个故事里,山洪爆发冲走了甲的女友乙,这与甲破坏刹车之间,是各自独立的关系;而在第二个故事里,因为路人甲在山崖边对仇人乙实施了重伤害行为后,才导致乙不能正常行走,最后失足坠崖。
看到这,你可能已经发现了其实,不管是先救“老妈”还是先救“女友”,在模拟题里有人落水还能获救,相比真题里许多案例的主人公,这对“未来婆媳”委实还算幸运。
堪称情杀汇总手册
“如果(你)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说这话的,是2012年司法考试题里的一位周姓路人甲青年,他正在对女友乙求爱。女友乙明知路人甲可能不是说着玩的,但还是没同意两人相好。结果,受到伤害的路人甲真的跳河溺死。
请问,女友乙算犯罪么?答案是,不算。此题考查的是“不作为犯罪”及其义务来源。
因男女问题而犯罪的故事,据《壹读iRead》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002年至2012年的司法考试中,至少出现了9次,大多属“求之不得,辗转杀之或自杀”的虐念桥段。
比如2012年里的一题:甲与乙恋爱。乙因甲伤残提出分手,甲不同意,拉住乙不许离开,遭乙痛骂拒绝。甲绝望大喊:“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连捅乙十几刀,乙当场惨死。
此前一年的司法真题里,法官甲也向他审理的案中的一位被告乙的妹妹丙求爱了,是的,关系有点绕,不过剧情还是传统的,根据出题套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