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蔡锷课件
治理1033班 第三组 目录 人物简介 生平历史 人物评价 我们的足迹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即今邵阳蔡市)人。遗著被编为《蔡松坡集》。锷曾经响应辛亥革命,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蔡锷的一生 1882年12月18日生于湖南省宝庆府武冈州山门镇 1898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 1899年赴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 1900年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改名“锷”,立志“流血救民”。复去日本 1904年毕业回国,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省教练新军 1911年初调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 10月30日与革命党人李根源等在昆明领导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蔡被推为临时革命总司令 1913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加以笼络与监视 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由北京潜回云南,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蔡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1916年春率部在四川纳溪、泸州一带击败优势袁军,迫袁取消帝制。袁死后蔡任四川督军兼省长。 1916年8月经上海去日本治病,11月8日病逝于福冈大学医院,年仅34岁。遗体由日本运回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上 生平历史 救国的萌芽 军事救国 中国士官三杰 云南任职 护国讨袁 四川督军兼省长 中国在腐败的清王朝统治下,山河破碎,国力孱弱,帝国主义虎视鹰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蔡锷像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怀着急迫的心情,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流血救民吾辈事,千秋肝胆自轮菌”,倾吐了满腔的爱国抱负。 张灵甫题赠的《蔡松坡先生遗集》 军事救国 当时,国内正掀起编练新军、改革军制的热潮,把练兵作为救国的“第一要义。蔡锷认为尚武不仅需要刀剑,而且更需要精神,御侮不仅需要枪炮,更需要国魂。提出对全民进行军事教育、军事训练,以提高国民素质。这种主张,与单纯依靠改革军制以求强兵御侮的思想相比,显然视野更广阔、更深远。 1902年11月,蔡锷又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他思想活跃,成绩突出,与同学蒋方震、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蔡锷将军手迹 云南任职期间 1911年10月10日,11月1日,起义官兵在五华山组织了“云南军都督府”,公推蔡锷为云南都督。这时,他年仅29岁。蔡锷就职后,积极更新人事,革除弊政,整顿财政,裁减军队,兴办教育,开发实业,使云南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袁世凯完成了复辟帝制的准备,于13日宣布接受帝位,下令取消民国,改用洪宪年号。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使蔡锷气愤已极,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 1915年12月,黄兴在美国闻蔡锷在云南准备起义讨袁,至函陆荣迁,敦促其配合云南起义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为民国大总统,于7月6日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但是,这时蔡锷的病情恶化,他草草处理了川省善后事宜,即于9月东渡日本治病。11月8日上午,终因医治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 人物评价 蔡锷在短暂的一生中,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作战指导方面,他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克服初战时存在的某些急躁性和片面性,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及时修改作战计划,调整兵力部署,力求主动,避免被动,基本体现了他自己所主张的“因时以制宜,审势以求当,未可稍有拘滞”的战争指导思想。 护国岩 蔡公成为国葬第一人。 袁世凯死去后不到半年,蔡锷也艰苦作战,久病不医,于11月8日在日本福冈长逝,为捍卫民国献出了年仅34岁的宝贵生命。1917年4月12日,蔡公魂归故里,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 我们的时间安排 第八周 制定计划, 小组讨论 第九周 参观蔡锷墓(岳麓山)足迹寻访 ,了 解蔡锷生平事迹 第十周 全组观看《护国军魂》 更深刻了解 蔡锷一生 第十一周 制作小组报告ppt 成果展示 观仰蔡锷墓 闵怀先烈 弘扬民族精神 蔡锷墓 蔡锷墓位于长沙市白鹤泉左后方的山上,1917年4月12日自日本归葬于此。占地1620平方米,系岳麓山大型墓葬之一。1956年被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由冢、碑、石祭器等组成。墓地周围筑有石阶,广植松柏、香樟.墓前左右有高大石级导人墓坪。 冢以花岗石砌成,上为花岗石碑,碑高约6米,成四棱形,通高7米。碑正面嵌铜板,上刻“蔡公松坡之墓”。墓周嵌汉白玉或青石24块,上刻当时湖南、湖北、江西、贵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