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世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地区研究.pdf

18—20世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地区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20世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地区研究

18—20世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研究 ——以伊克昭盟准噶尔旗为中心 摘要 20世纪,清代蒙古史和近代内蒙古地区史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18—20世纪 前期蒙古史、内蒙古区域社会史和移民史领域的研究尚为薄弱,有许多问题还须深入研究和 解决。18—20世纪前期是内地汉族向内蒙古移民的重要时期,也是当地蒙古族与汉族移民 从冲突、磨合到共处的历史阶段。在此过程中鄂尔多斯地区形成了新的独特的区域社会文化。 研究这段汉族移民史,对追溯近代蒙古地域社会的由来及揭示其演变历程都有重大意义。 全文由导言、序章、正文、结语四个部分组成。导言交代了选题及其意义、论述范围与 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所用主要史料。序章叙述了鄂尔多斯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 上的农牧交错带形成及演变情况,是正文的背景部分。第一章从“雁行”阶段开始探讨农牧 交错带的形成过程。包括汉族移民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的时间、规模和与之相关的历史地理问 题、清廷的禁令、移民的环境适应、经济生活、定居与村落化、移民人口估算等内容。第二 章比前人更加深入地论述了鄂尔多斯地区社会制度的演变情况。其中围绕移民和蒙汉交涉案 件的管理、处置,对理事司员、总甲和牌头、达庆和达拉古等新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蒙旗制 的演变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揭示出扎兰、苏木章京制逐渐被达庆、达拉古制所取 代的史实。第三章考察了作为蒙汉关系的焦点——土地关系问题,更加清楚地勾勒出鄂尔多 斯农牧交错区域土地关系的特点和变迁轨迹。认为原先的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制度是游牧状态 下的总有制,随着移民的进入产生了分割所有制,这也是移民获得永租权和蒙古人逐渐失去 实际上的土地占有权的过程。但这种过程的实现并不顺利,蒙古人也为保护自己的土地所有 权而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抵制汉族移民的冲击。第四章讨论了农牧交错带的社会面貌。依据 蒙古文档案中的很多有趣的记载,深入研究了鄂尔多斯地区风俗信仰的变化、债务与贫困化、 灾害与救济等社会现象,对农牧交错带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 结语中对移民问题与社会变迁研究作了批判性思考,指出农牧交错区域研究的诸多优点,并 明确了农牧交错区域的性格特点。 本文首次系统利用清代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噶尔旗)扎萨克衙门蒙古文 原始档案。该档案被收藏于内蒙古档案馆,共94卷,138册,数百万字。其中笔者摘抄近 40万字,文中直接征引达130多件。另外,论文运用区域社会史研究方法,探讨了作为农 牧交错带组成部分的鄂尔多斯地区(以准噶尔旗为中一t3)的社会变迁。文中所用的“农牧交 错”是一种新的角度。鉴于前人移民史研究的薄弱点,本文把研究视角集中于蒙古社会本身 的变迁。对流行已久的“汉化”、“沙漠化”等概念的利用提出批评性意见,探求蒙、、汉两族 共建的“农牧交错”新区域文化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18.20世纪前期,移民,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社会史,准噶尔旗 A ofCrisscrossAreaofPastoralismand in Study Ordos Agriculture fromthe to 18恤CenturyEarly 20也Century With Focuson Banner Jungar Abstract nIe Oil of andthe of Inner modern

文档评论(0)

iludyap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