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诸子治国头脑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汉诸子治国头脑研究

中文摘要 两汉诸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前人大多以人物为中心,对个剐人物的思 想如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思想进行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但从整体上对 诸子思想,尤其是诸子的治国思想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则以两汉历史上关系国家盛衰存 亡的几个重大问题为基本线索,着重从德治与法治,王国、外戚及宦官,吏治与治吏, 农民问题,铸币及盐铁等官营民营问题,学校教育,民族关系与中外关系等七个方面论 述了诸子的治国思想。 德治与法治:这是全文的总纲,也是诸子的治国指导思想。这里所说的德治,实指 儒家所倡导的仁政,法治也不同于今天所讲的法治,而是法家所主张的刑治,即严刑峻 法。西汉初期,陆贾、贾谊、贾山等人都赞同以德治为主要内容的黄老思想。西汉中期, 以儒学为宗的封建正统思想形成。这种治国思想的特点是德主刑辅。在这~治国指导思 想的形成过程中,董仲舒起了重要作用。从西汉后期一直到东汉末年,德主刑辅思想一 直是诸子及统治者的主要治国思想,像桓谭的“王霸并用”论、王充的“德刑并重”论, 但也出现了崔塞等人的刑主德辅思想。两汉治国实践表明:如果在一个时期内。德治与 法治结合得较好,皇朝就能实现繁荣兴盛;如果偏执一方或二者失衡,国家就会走向混 乱,甚至败亡。 王国、外戚及宦官:王国问题对西汉前期的影响尤为突出。贾谊建议“众建诸侯而 少其力”; 晁错主张削藩;《淮南子》要求地方自治;主父偃主张“推恩令”等。以上 诸子或加强中央集权,或要求地方自治,都有可取之处,特别是前者对西汉政权的统一 和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二者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都不可 能正确处理这一问题,即应在加强中央集权以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下,给予地方一定的 自治权力,实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外戚问题则贯穿于两汉。刘向、鲍宣、 丁鸿、王符等人主张坚决打击外戚势力。保卫皇权,如刘向提出“黜远外戚,毋授以政”、 丁鸿主张坚决诛杀外戚势力等。宦官问题也对东汉统治有很大影响。王符、仲长统等人 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诸子对外戚、宦官问题提出许多解决方案,但他们没有认识 到外戚、宦官都是皇权专制制度的衍生物,这类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所以西 汉终被王氏窃政,东汉也在二者交替专政中衰亡。 吏治与治吏:吏治的好坏,与皇朝盛衰兴亡关系极大。在深亥4揭露吏治黑路的基础 上,诸子提出许多极具针对性的治吏主张,以此来限制、监督官吏的违法行为。如贾谊 主张“民为吏本”;晁错建议统治者“知术数”以驾驭官吏;董仲舒主张改革选官制度; 京房提出考课法,主张加强对官吏的考核;贡禹主张废除“赎罪”法,力图从立法上来 改善吏治;桓谭主张“一其法度”,从统一司法方面来规范官吏执法活动;王符主张“明 选”官吏:崔蹇主张提高官吏俸禄,以稳定官吏队伍;伸长统主张“与其言”、“试其事”, 对官吏进行考察及监督。诸予所提以上建议或主张,大都是可取的。只要认真执行这些 措旌,吏治就能好转,政治才会清明;否则,吏治必然恶化,皇朝必然衰败。但他们没 有也不可能认识到吏治败坏是由封建政治体制造成的。所以处在封建社会中的各级官 吏,总要走向吏治败坏这条道路,皇朝也最终会因此而衰亡,这似乎也是一条规律。 农民问题:诸子从三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农民负担、出路及解决方案。关于农民负担, 诸子主要从农民与国家、官吏、豪强地主及大工商四个层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诸子认 为重压之下的农民,结局是:沦为流民、依附人口、奴婢,聚众起义,导致农业生产力 下降等。流民与农民起义是他们重点讨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诸子又提出各种方案来 解决农民问题,如贾谊的“地著论”与“积贮论”、晁错的“贵粟论”与“募民徙边论”、 董仲舒的“限民名田论”、刘向的“列地分民论”、王符的“爱日说”、崔定的“移民论”、 苟悦的“耕而勿有论”、仲长统的“限夫田论”、徐干的“民数论”等。诸子要求统治者 在保证农民拥有一定数量土地和正常生产的基础上,对农民实行有限度的剥削,尽量减 轻农民负担,以提高其生产积极性,这样做对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双方来说都有好处。 如能实行这些建议,就可实现一定时期内的国泰民安。但事实上,在封建专制政体下, 农民的负担往往超重(这在皇朝的后期表现得尤为明显)。诸子虽提出各种解决方案, 但由于他们的出发点是要求稳定皇朝统治,所以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 铸币及盐铁等官营民营问题:诸子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解决 方案。在货币问题上,如贾谊主张“禁铜布”;贾山主张禁止私人铸钱;贤良文学主张 民间铸钱,桑

文档评论(0)

iludyap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