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针灸学三---腹针.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息针灸学三---腹针

现代针灸学第三章 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的针灸学 (三)全息针灸学之三-----腹针 专著简介 微针疗法 作者:郭长青 页数:229 出版日期:1989年01月第1版 专著介绍二 腹针疗法 作者:薄智云著 页数:164 出版日期:1999年10月第1版 概论   腹针理论认为: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因此,神阙系统是形成于胚胎期的人体调控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与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 由于腹部解剖结构上的特点,在神阙系统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地分解为两个不同的调节系统,一个位于腔壁的浅层对全身的功能起着调控作用。通常把它称作外周系统。一个位于腹壁的深层对内脏的功能起着调节作用,也称作内脏系统。这两个系统互为影响对全身起着调控作用。 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也发现人有两脑:颅脑(颅中脑)和肠脑(肠神经系统)并认为两脑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神阙系统存在的客观性,并为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美国科学家声称,每人生来有两个脑,即颅脑与肠脑。 肠脑位于食管、胃脏、小肠与结肠内层组织的鞘中,含有神经细胞、神经传递质、蛋白质和复杂的环行线路。结肠炎、过敏性肠综合症等都与肠脑内产生的问题有关。肠脑中几乎能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如血清素、多巴胺、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等。此外,肠脑中还存在多种被称为神经肽的脑蛋白、脑啡肽以及对神经起显著作用的化学物质。    美国科学家声称,每人生来有两个脑,即颅脑与肠脑。 颅脑面临惊恐时释出的应激激素会冲击胃脏以生痉挛;惊恐又引起交感神经影响肠脑的血清素分泌量。应激激素的过分刺激还会导致腹泻。当情绪压抑时,食管神经受到高度刺激会感到吞咽困难;颅脑释出的应激激素还会改变胃脏与食管间的神经功能,导致胃灼热。    最初的脑神经系统起始于管形动物,生存竞争需要更复杂的颅脑,从而发展了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肠神经系统不能进入头颅与胃肠相联,而为了适应高级动物进食和消化的需要,自然法则就保存了有独立功能的肠神经系统。就人而言,早期胚胎发育中产生的神经脊,一部分进入了中枢神经系统,另一部分变成肠神经系统,通过迷走神经连接两者---颅脑和肠脑。 脑肠肽 脑内还有胃肠肽存在,例如胆囊收缩素(CCK)、促胰液素、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胰高血糖素等。CCK有抑制摄食行为的作用。许多胆碱能神经元中含有血管活性肠肽,它可能具有加强乙酰胆碱作用的功能。此外,脑内还有其他肽类物质,例如P物质、神经降压素、血管紧张素Ⅱ等。P物质是十一肽,它可能是第一级感觉神经元(属于细纤维类)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与痛觉传入活动有关。神经降压素在边缘系统中存在。血管紧张素Ⅱ的主要作用可能在于调节单受类纤维的递质释放。 神阙调控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腹针疗法的广泛适应性。因此,尽管腹针以传统的腹部穴位为框架,部分的新穴为补充,但在临床治疗上却有很广的涵盖面,证实了祝总骧教授提出的“经络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结构”理论。从每一个穴位的不同深度去发掘它的穴性与主治功能,大大地拓宽了每一个腹穴的临床适应证,从而使腹针变成了一个非常丰富与有着很深内涵的针灸治疗体系。 1. 腹针的原理   腹部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部位.在腹腔内集中了人体许多重要的内脏器官,生命活动的许多生理功能均是在这些重要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下得以运转。中医认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内存,是指内脏的功能正常,那么邪气,即疾病便不会发生了。而中医所指的内脏,便是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的大多数又集中在腹部。因此,从中医对腹部的认识;神阙布气假说与腹针的关系;腹针对机体稳态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说明腹针的原理。 (1) 中医对腹部的认识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体的躯干:分为上焦、中焦、下焦3个部分。横膈以上(胸部)为上焦,包括内脏心与肺。横膈以下至脐上为中焦,脐下为下焦,腹部包括了中焦、下焦两个部分,且包括了内脏脾、胃、肝、胆、肾、膀胱、大肠、小肠。妇子胞等许多重要的器官。 第一,中医脏腑的生理功能认为,心位于胸中,但得养于脾胃,与小肠相表里,因此,通过经别络于小肠;肺虽位于胸中,但肺的经脉却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其他的脏腑俱在腹中,因此,五脏六腑与腹部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经络学说中,背为阳、腹为阴,在腹背循行的8条经脉中.有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五条经脉从腹部经过,足少阳胆经循行于腹侧,腹部不仅有阴中之阴的任脉,还有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两条阳经。因此,在腹部不仅可以调阴,而且可以调阳。因经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故十二经脉的经别亦从腹部经过与脏腑相接。此外,还有带脉束腰一周与背部的督脉、膀胱经相连,冲脉、阴跷脉、阴维脉亦行小腹或腹前,为气血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