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霞、白京生版 环境微生物课件 第三章 原核微生物.ppt

周凤霞、白京生版 环境微生物课件 第三章 原核微生物.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凤霞、白京生版 环境微生物课件 第三章 原核微生物

1、营养菌丝(基内菌丝、一级菌丝) 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吸收营养,也称基内菌丝。一般无隔膜, 直径0.2-0.8 mm,长度差别很大,有的可产生色素。 2、气生菌丝 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伸向空间形成气生菌丝,叠生于营养 菌丝上,可覆盖整个菌落表面。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颜色较深 ,直径较粗(1-1.4 mm),有的产色素。 3、孢子丝 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上可分化出形成孢子的菌丝,即孢 子丝,又称产孢丝或繁殖菌丝。其形状和排列方式因种而异,常 被作为对放线菌进行分类的依据。 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 放线菌菌丝比较 ? ? 放线菌菌丝比较 ? ? 释放孢子繁殖 如上 空气中 孢子丝 形成孢子丝 宽度: 1~1.4um 空气中 气生菌丝 吸收营养、排泄废物 宽度: 0.2~0.80um 长度:50~600um 培养基内 基内菌丝 生物功能 大小 位置 菌丝 二、放线菌的繁殖 繁殖方式 无性分生孢子 菌丝断裂 常见于较低级的放线菌,如诺卡氏菌。 液体培养中,工业发酵生产抗生素时都 以此法大量繁殖放线菌 细菌的芽孢是休眠体,而放线菌的孢子是繁殖体 较高级放线菌采用,形成孢子的方式有三种。 1.凝聚分裂:(绝大部分) a.孢子丝长到一定阶段后,细胞质分段,各自包围细胞核,并逐渐凝聚成一串大小相似的圆形和椭圆形孢子; b.形成孢子后,外壁消失; c.成熟孢子形成。 2.横隔分裂 a.孢子丝长到一定阶段后,细胞质分段,各自包围细胞核,并形成横隔; b.沿着横隔断裂形成两端较为平齐的杆状孢子。 c.成熟孢子形成。 形成孢子的方式 3.孢囊孢子 少数放线菌在菌丝上形成孢囊,在孢囊内形成孢囊孢子,成熟时可释放出大量孢子。 三、菌落形态 菌落形态 能产生大量分枝和气生菌丝的菌种(如链霉菌) 不能产生大量菌丝体的菌种(如诺卡氏菌) 菌落质地致密,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小而不 蔓延,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 粘着力差,粉质,针挑起易粉碎 链霉菌 链霉菌 第三节 蓝细菌 1、概念 也称蓝藻或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 能以水作为供氢体和电子供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 能、同化CO2为有机物质的光合细菌。 以前曾归于藻类,但因为它只具有原始核而不具有核仁和核膜,含有叶绿素但不具有叶绿体,而细胞壁中主要是的脂多糖和肽聚糖,故将其列入了原核微生物中,称之为蓝细菌。 考虑到多年的称号习惯,仍可称为蓝藻或蓝绿藻。 2.分类 1)色球藻纲 为单细胞个体或群体(细胞壁外部分泌果胶类物质,彼此融合形成较大胶团),二分裂繁殖。 主要代表:微囊藻属、腔球藻属 可引起富营养化水体发生水华或赤潮。 2)藻殖段纲 为丝状体能形成异型胞(细胞壁稍大、壁厚,内部有固氮酶,可以固定大气中的氮)。 主要代表:鱼腥藻属可引起富营养化水体发生水华或赤潮。 ⑤气泡(gas vocuole) 许多光合营养型、无鞭毛运动的水生细菌中存在的充 满气体的泡囊状内含物,大小为0.2~1.0μm×75nm, 内由数排柱形小空泡组成,外有2nm厚的蛋白质膜包 裹。 功能:调节细胞比重以使细胞漂浮在最适水层中获取光能、O2和营养物质 通常,一种菌含有一种或两种内含颗粒。 4)、核区(nuclear region or area) 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没有核膜和核仁。 它由DNA高度折叠组成。例如:大肠杆菌体长为1~2微米,但其DNA长度为1100微米,等于菌体的1000倍,由于高度折叠而只占菌体的很小一部分。 拟核携带着细菌的全部遗传信息,其功能就是: 决定着细菌的遗传性状和传递遗传信息,是重要的遗传物质。 2、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1)、荚膜 荚膜是一部分细菌在细胞壁表面分泌的一种粘性物质, 将细胞壁完全包围封在里边。 荚膜将细菌与外界相对稳定的分开,二者有明显的分界边缘。 当有足够的O2,C/N较高是,好氧菌易形成荚膜。 荚膜一般很厚,但有的也很薄,当小于200微米时,称为微荚膜。 2、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1)、荚膜 荚膜的化学组成: 含水率在90~98%,其他有机组分为多糖或多肽。 多数:水+多糖 少数:水+多肽 正是由于含水很多,荚膜很难在显微镜下被清晰观察到。但又很难被染料着色,为了观察清楚,人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2、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1)、荚膜 负染色法又称衬托法 1.先染菌体。 2.再将背景染成黑色。 在菌体及背景的衬托下,二者之间会出现透明区,就是荚膜,在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2、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2、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1)、荚膜 荚膜的功能: 1.具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毒力强,有助于侵入人体。 2.具有保护功能。免受噬菌体的吞噬;免受干燥影响。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