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百日咳》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百日咳》ppt课件

疾病护理 实行呼吸道传染病隔离,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温度适当,注意避免诱发患儿痉咳的因素,进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钙剂。同时保证睡眠,可服用异丙嗪(非那根)每次1m/kg、苯巴比妥等,适当应用镇静剂减少患儿因恐惧、忧虑、烦躁而诱发的痉咳。 专家观点 百日咳是传染性较强、病情顽固及并发症较严重的疾病,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隔离患者是预防百日咳流行的重要环节,隔离期从发病之日算起是6个星期。对出生满3个月的小儿,要进行百白破三联疫苗的预防接种。对没有进行过预防接种的体弱婴儿,如已接触过百日咳患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以增强机体的防御机能。对以前已经接受过预防接种的小儿,可再注射一次百日咳疫苗,以促使产生抗体,加强其免疫力。 鉴别诊断 其鉴别主要依靠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 5.其他 尚有喉、气管异物亦可引起阵发性咳嗽。如患儿无前驱卡他症状而突然发生阵咳,须注意鉴别。 治疗 1.一般治疗 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和适当温度、湿度,避免嘈杂和刺激。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婴幼儿痉咳时注意低头体位,拍背。痰多者要及时吸痰。为防止婴儿突然窒息,尤其在夜间易发生,应有专人守护。一旦发生窒息及时做人工呼吸、吸痰、给氧,必要时进行口对口呼吸。有呼吸暂停或抽搐的婴儿进气管插管和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可以改善呼吸功能或减低缺氧状态,对抗存在的肺不张,减轻喉和支气管痉挛。 治疗 沙丁胺醇(salbutamol)0.3mg/(kg·d),分3次口服,能解除其痉挛症状,可以减轻婴幼儿呼吸困难。如应用效果不好,可选用镇静剂,苯巴比妥2~3mg/(kg·次),或氯丙嗪0.5~1.0mg/(kg·次),2次/d或3次/d,口服。 2.抗生素治疗 发病早期即卡他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痉咳期疗效欠佳,但可以缩短排菌时间,首选红霉素30~50mg/(kg·d),用药7~14天。其次可选用氯霉素30~50mg/(kg·d),此外还可选用氨苄西林,庆大霉霉素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 治疗 磺胺甲噁甲噁唑/甲氧苄苄苄啶(复方磺胺甲噁甲噁甲噁唑)亦有效。近来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也有明显疗效。抗菌治疗疗程为2周。 3.肾上腺皮激素 能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但要注意该药的副作用。6~9月龄以内婴儿可选用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0.075mg/(kg·d),或氢化可的松30mg/(kg·d),肌内注射,2天后逐渐减量,用药7~8天停药。 4.百日咳免疫球蛋白(P-IVIG) 2.5ml(400μg/ml),肌内注射,1次/d,连用3~5天,适用于重症患儿,幼婴剂量减半。 治疗 5.中医中药治疗 痉咳期以清肺止咳、化痰为主,可选用杏仁、冬瓜仁、芦根、桃仁、紫菀、百部、甘草、白茅根、葶苈子等加减。胆汁对百日咳治疗有较好效果,认为能抑制百日咳杆菌,有镇静作用,可以减轻阵咳。新鲜鸡苦胆加白糖,1~5个月婴儿3天服完一只胆;5个月~1岁者2天服完一只胆;1~3岁1个/d,分2次或3次服。 6.并发症治疗 (1)合并肺部感染: 给予抗生素,选用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静脉滴注。 (2)百日咳脑病: 治疗 除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外,应用镇静剂,可选用苯巴比妥5mg/(kg·次)肌内注射,或地西泮0.1~0.3mg/(kg·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难以控制的惊厥可选用异戊巴比妥钠5mg/(kg·次),稀释后静脉注射或采用冬眠疗法。有脑水肿者应用甘露醇或山梨醇1~2g/(kg·次),静脉注射。此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减轻脑水肿的作用。 预后 与年龄、原有健康状况及有无并发症等有关。年龄越小,预后越差,婴幼儿患病预后不良,并发有百日咳脑病及支气管肺炎预后不良。 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在流行季节,凡确诊的患者应立即隔离至病后40天,或隔离至痉咳后30天。对接触者应密切观察至少3周,若有前驱症状应及早抗生素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由于百日咳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无需消毒处理,但应保持室内通风,衣物在阳光下曝晒,对痰液及口鼻分泌物则应进行消毒处理。 3.提高人群免疫力 目前已用于预防接种的百日咳菌菌苗有全细胞菌苗和无细胞菌苗,全细胞菌苗为常规菌苗;即百日咳、白喉、破伤风(DTP)制剂,用量每0.5ml内含百日咳4个保护单位。 预防 3~6个月婴儿进行基础免疫,皮下0.5,1.0,1.0ml,共3次,每次间隔4周。流行期时1个月婴儿即可接受疫苗,1~2岁时再加强肌内注射。DTP菌苗亦有人提倡正常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