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分析举隅》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形式主义分析举隅》PPT课件

《虞美人》的形式主义分析 1.“粗服乱头”的理解 2.读者僭越的联想——叶嘉莹解释的教训 3.对作品的结构或修辞进行分析和审美——俞平伯对《虞美人》的分析 “粗服乱头”/“不受控捉” 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 王国维《人间词话》: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 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秋月”可否具有如此深意 ? 叶嘉莹认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二句 “是把天下人全都‘一网打尽’的两句好 词”。之所以如此“捧杀”,是因为她认为“春 花秋月” 四字写出了一个大主题:宇宙的永 恒与无常的两种基本形态。她借晚于李后主 半个多世纪的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的思维 来解释自己的理解:“套一句东坡的话,‘自 其变者而观之’,则花之开落,月之圆缺,与 夫春秋之来往,真是‘不能以一瞬’的变化无 常;可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年年春至, 岁岁秋来,年年有花开,岁岁有月圆,却又 是如此之长存无尽。”所以,“春花秋月何时 了”一句其实写的是“宇宙之运转无穷,是来 日之茫茫无尽”的意思;而“往事知多少”一 句则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是去者之不可复 返”的意思。两句合在一起,“触及到宇宙一 切事物的核心”,不仅表现了“负荷着无常之 深悲”的个体面对此无穷尽的宇宙之运转的深 深的无奈”,更令人吃惊地是,她认为这一种 主题是“普天下之人面对此永恒与无常之对比 所具有的一份悲哀无可奈何的共感”。(《从人间词 话》看温韦冯李四家词的风格)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二句之间的心理逻辑 奇语劈空而下,以传诵久,视若恒言矣。 日日以泪洗面,遂不觉而言春秋之长。岁岁 花开,年年月满,前视茫茫,能无回首,故 人情耳。 按: 《默记》下曾记载:“韩玉汝家有李国 主归朝后与金陵旧宫人书云‘此中日夕只以眼 泪洗面。’”亦见《避暑漫抄》。俞平伯援引这 则文献记载,既说明李煜何以怨春秋之长, 和何以会在此“春花秋月”之际回忆“往事”, 盖由于“前视茫茫”,一片黑暗,除了“回 首”,岂有排遣悲苦幽愤的别种途径?因此 “回首”往事才成为最自然的“常情”。这种解 释较之叶嘉莹的穿凿附会,由于更接近于一 个诗人、艺术家创作时的心态和行为,因此 更切理恹心。 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基础,从创作的角度,分析作品在表达意思、情感时所创造出来的形式或结构特征,对非创作者进行指导,而不是像叶嘉莹那样,与别的读者交流或分享自己对于某部作品、某些词句或某位作家的个体感悟。 《虞美人》上阕的结构 “小楼昨夜又东风”,下一“又”字,与“何时了” 密衔,而“故国”一句便是必然的转折。 就章法言之,三与一,四与二,隔句相承也;一二与三四,情境互发也。但一气读下,竟不见有章法。后主又乌知所谓章法哉,而自然有了章法,情生文也。 问题:请具体解释俞平伯先生所谓“隔句相承”和“情境互发”等分析。 补充资料:“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宋人作词佳处,在“细”、“密”。凡词境宛 如蕉心,层层剥进又层层翻出,谓之“细”; 篇无赘句,句无赘字,调格词意相当相对, 如天成然不假斧削,谓之“密”。但我并不以 为作者当时先定了格局然后作词的,只是说 有些好词,如分析其结构,精密有如此者。 此仅可资欣赏者之谈助,不可以拿来死讲死 摹的。凡文必有条理,佳者尤显明,但这 种条理只随成熟的心灵自然呈露,不是心灵 被纳入某种范畴而后成条理的。最好的感兴 在心头,若把它捉住,何愁在纸上或口头不 成文理呢?“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此语妙 确。文理何尝罕见,可贵者正在自然耳。 论文词之“作”与“解说”,其过程恰好相反。 分析如剥蕉抽茧,不得不繁复,愈细则愈见 功力,而作者会之一心,则明清简易而已。 若如分析时的委曲烦重,作者纵为天才亦 是凡夫,他受得了吗? ——《清真词释·序》 过片二句,示今昔之感,只是直说。 叶嘉莹:所谓“雕栏”,其所追怀者莫非是 自己当年曾经亲手醉拍的栏干;所谓“玉 砌”,其所追怀者莫非是当年曾经有人刬袜偷 步的阶砌。雕栏与玉砌无知,不解亡国之 痛,必当依然尚在,只是当年曾经在阑边、 砌下留恋欢乐的有情之人,却已非复当年之 神韵风采了,故曰“只是朱颜改”也。 按:俞平伯 的“直说”,点评的是此词叙事 的形式,说这两句不借助于抒情或别的修辞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