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预防误区及理新进展 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压疮预防误区及理新进展 ppt课件

压疮预防误区及护理新进展 外二科 黄彩芳 压疮定义 压疮最早称为“褥疮”(bedsores),来源于拉丁文“decub”,意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 . 压疮是指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引起压疮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是压力,故称为“压力性溃疡”,简称“压疮”。 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 1、 局部因素 :压力、摩擦力、剪切力 2、 全身因素:包括昏迷、瘫痪、全身营养不良、年老、体弱、长期发热、恶病质、水肿等 局部因素 传统观念认为压疮发生的局部原因主要是患者长期卧床、经久不变换体位;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刺激造成。形成认识上的误区:坐起的患者不发生压疮。 新的观念认为: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剪切力,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 。 压力:持续性垂直性压力是引起压疮的最主要原因。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越大,组织发生坏死所需时间越短 。长达4 h的4.67 kPa以下的压力或不断变化的压力下即使25.3 kPa达1 h也不至出现组织改变,但是如果9.3 kPa的压力持续2 h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仰卧位时足跟的体压超过9.33 kPa,故平卧时除应重视头后部、骶尾部、左右肩胛部压疮的预防外,更应注意足跟压疮的预防 。 剪切力:剪切力是造成压疮的第二位因素。所谓剪切力是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动而引起。剪切力作用于组织深层,当患者取半卧位时,身体下滑,与髋骨紧邻的组织跟随骨骼移动,但由于皮肤和床单间的孽擦力,皮肤和皮下组织无法移动,剪切力使这些组织相对移位,因而造成皮肤组织损伤。皮肤挤压、搓拉、各种贴膜的不正确揭开都可造成剪切力。 全身因素 认知功能损害是压疮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意识不清者,较清醒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增高。大脑警醒水平变化,脑血管病史及老年痴呆均是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感觉丧失 感觉丧失的患者感受不到过度压迫的疼痛刺激,从而不会自动变换体位或者要求变换体位,就容易引起身体某些局部皮肤的过度长期受压。丧失感觉的部位营养及循环不良,即使中度承压也易发生压疮;截瘫、四肢瘫痪时丧失交感性张力致使循环阻滞,易发生压疮;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感觉减退,并常伴小血管阻塞性病变,故下肢亦好发压疮。 麻醉及应用镇静剂 麻醉及应用镇静剂的患者也是发生压疮的高发人群。因麻醉及镇静药物的影响,患者反应迟钝,或暂时丧失对身体某些部位不适的反应,极易形成压疮;麻醉药物的阻滞作用,可使受阻滞部位以下的血管扩张,血流变慢,受压部位失去正常的血液循环,而易发生压疮。 营养不良 是发生压疮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同时还是直接影响压疮愈合的因素。贫血也是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球压积 O.36和血红蛋白l20 g/l 是较好的化验剪切点,对压疮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筛选预测作用 。低白蛋白血症是发生压疮的一个重要原因,血清白蛋白35 g/l 者更易发生压疮。 组织血流灌注不足 导致组织缺氧,影响组织的营养供给,皮肤抵抗力下降。老年人、消瘦者、体温过高或过低者、精神抑郁者均易发生压疮。 吸烟 是发生压疮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足跟压疮是非吸烟者的4倍,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压疮预防中的误区 对已经压红的皮肤进行局部按摩 × 对已经压红的皮肤进行局部按摩 × 为预防压疮,抬高患者床头不应超过3o°√ 在危险区域进行以下行为:拿、捏、按摩、热水或乙醇擦拭、涂擦油膏、冰敷或吹风机、频繁过度清洁皮肤 × 忽视营养支持 × 压疮预防新进展 压疮的预防主要在于加强支持疗法和健康教育,消除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注意局部护理与患者全身情况相结合的综合预防。预防措施主要有缓解压迫、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防止潮湿、增进营养。 间歇性解除压力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每1~2 h翻身1次是预防压疮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与传统的9O。翻身法相比3O。 侧卧更换体位法可有效缓解骨突部位压力,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翻身顺序为右侧30°卧位→左侧3O。卧位→平卧位循环进行,同时双下肢屈曲稍错开位,两膝间垫软枕,以免骨突处皮肤互相受压。采用3O°翻身法,使两侧髂嵴和股骨粗隆避免承受身体垂直压力;身体一部分重力落在软枕上,另一部分重力落在髂嵴与骶尾之间的组织一臀大肌平面上,较好地分散了压力,有利于骨突部位的血液循环,从而降低髂嵴、股骨粗隆部压疮的风险。 体位 患者平卧位时床头抬高不应超过3O°,5~30°为宜,同时把膝下床抬起或垫软枕。卧位时床头抬高超过45°患者最易滑动,增加骶尾部剪切力。对于禁忌翻身和强迫体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用“手垫法”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