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呼吸——生理学精品课件(国医科大学)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移→ 胸廓前后径增大→肺内压下降 大气压→吸气 膈肌收缩→膈下移→胸廓上下径 增大→肺内压下降大气压→吸气 (2)expiration 呼气 肋间外(膈)肌舒张→ 肋骨(膈)下(上)移→ 胸廓前后(上下)径减小→ 肺内压上升大气压→呼气 (3) 平静呼吸→吸气主动,呼气被动 用力呼吸→吸气,呼气均为主动 临床dyspnea 呼吸困难的表现 (4) 胸式和腹式呼吸 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2.Intrapulmonary pressure 肺内压 人工呼吸 3.Intrapleural pressure 胸内压 测定 原理 胸内压= -肺回缩力 呼吸时胸内压变化 pneumothorax 气胸 (二) 肺通气的阻力 Resistance 1、非弹性阻力 (1)呼吸道的功能和气道阻力 (2)临床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 2、 弹性阻力 (1)Compliance顺应性--外力作用下弹性体变形的难易程度 C=1/R CL=V/P=0.2L/cmH2O 临床影响肺,胸廓顺应性的因素 (2)肺弹性阻力 弹力纤维1/3 表面张力2/3 Surfactant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Ⅱ型细胞产生DPPC 生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 ①增大顺应性,维持肺扩张 ② 稳定大小肺泡 ③防止肺水肿 (三)Work of breathing 呼吸功与疾病 二、Pulmonary volume and pulmonary capacities 肺容量和肺容积 (一)肺容积 (二)肺功能测定的 临床意义 三、肺通气量 (一)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 每分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500ml×12次/min =6L/min (二)Alveolar ventilation 肺泡通气量 =(潮气量-无效腔)×呼吸率 =(500-150)×12 =4.2L/min (250-150) ×24=100 ×24=2.4 L/min 第二节 气体交换 Gas exchage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一)Diffusion 气体的扩散 1、气体分压 2、分子量和溶解度 (二)影响气体扩散的因素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一)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1、肺换气过程 2、分子量和溶解度 (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呼吸膜 2、Ventilation/penrfus- ion ration 通气/ 血流比 V/Q=4.2/5=0.84 V增大/Q0.84 生理无效腔增大 V/Q增大0.84 机能性动静脉短路 3、临床影响因素 三、肺扩散容量 复习思考题 1、概念:胸呼吸、腹式呼吸、胸内负压、顺应 性、功能余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肺泡 通气量、通气/血流比 2、呼吸时肺内压与胸内压怎样变化? 3、何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其生理作用有哪些? 4、结合临床探讨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 一、运输方式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二、Oxygen transport 氧的运输 (一)Hemoglobin 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 (二)氧与血红蛋白化学结合的特点 1、Hb + O2= HbO2 2、Oxygen capacity 血氧容量 Oxygen content 血氧含量 Oxyhemoglobin saturation 血氧饱和度 Cyanosis 发绀CO中毒 (三)氧离曲线 上 段 中 段 下 段 (四)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右移(1)CO2 (2)H+ (3)T (4)2.3-DPG Bohr effect 波尔效应 胎儿与DPG 三、Carbon dioxide transport 二氧化碳的运输 (一)物理溶解 5% (二)化学结合 1、Hco3- 碳酸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广东省云浮市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pdf VIP
- 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pdf VIP
- 6M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方案可研报告(EMC).docx
- NHA-509稳态工况法工控柜安装手册V1.1.doc VIP
- 办公设备采购(电脑、打印机等)投标方案.docx VIP
- 南华NHA509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操作规程24页.pdf VIP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单元测试题(可打印).docx VIP
- 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分析表格-全部带公式-准完美版.xls VIP
- PLC控制的Z3050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报告讲解.pdf VIP
-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综合理论知识》(含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