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肠杆科PPT
                      生化反应: KIA:K/A  A  -/+  -    MIU:-  +/-  - 除A群外,均发酵甘露醇  O抗原:群特异性、型特异性  A群:痢疾志贺菌 B群:福氏志贺菌 C群:鲍氏志贺菌 D群:宋内志贺菌 K抗原——能阻断O抗原与相应抗血清的凝集  初步鉴定:KIA、MIU 最后鉴定:血清学试验、全面生化 A群——甘露醇(-) D群——ONPG和鸟氨酸脱羧酶(+) 血清学鉴定: 先用志贺菌属4种多价血清作玻片凝集 凝集者用单价血清定群、定型 与EIEC的鉴别: 醋酸钠利用、葡萄糖铵利用、粘质酸盐产酸试验大肠杆菌均(+),志贺菌均(-) 志贺菌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B-6,C-13、14,A-3产气),大肠杆菌产酸产气 与伤寒沙门菌鉴别:   伤寒沙门菌H2S和动力(+) 第五节 耶尔森菌属                 Yersinia  引起人和动物感染,人类通过吸血节 肢动物叮咬和食用污染食物受感染 11个菌种,比较重要的有: 鼠疫耶尔森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鼠疫耶尔森菌	(Y. pestis) 烈性传染病,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临床意义——致病物质: 内毒素——内毒素中毒症状  鼠毒素——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致微循环障碍,最终导致休克、死亡   毒力决定因子: FI、V/W、Pgm(色素形成能力)、 C(凝固酶)、PI(鼠疫耶尔森菌素)、 F(纤维蛋白因子)、Pu(嘌呤依赖性)、T(鼠毒素) 所致疾病: 病 ?  在人群发病前,先有鼠类的发病和流行 肺鼠疫 败血症型鼠疫 腺鼠疫 引起 物质    荚膜、鼠毒素、内毒素等 鼠疫,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传染源:鼠、病人 途   径:鼠蚤、人蚤、呼吸道  鼠-蚤-人 人-人 传播途径 免疫性: 病后获得牢固免疫力 产生针对FⅠ抗原、V/ W抗原的抗体 形态结构: G-球杆状、两端钝圆、两极浓染 有荚膜、无芽胞、无鞭毛 慢性病灶、陈旧培养物或3%NaCl培养基上呈多形性   生物学特性    抗原构造:  至少18种 重要的有FⅠ、V/ W、T 三种抗原    FⅠ抗原: -封套抗原(荚膜或包膜抗原) -化学成分:蛋白多糖复合物 -100℃ 15min 可失去抗原性 -抗原性强,特异性高,刺激机体产生 保护性Ab,因易致机体超敏反应,故不用于人工主动免疫,只可作为诊断Ag用于鼠疫的血清学诊断     V/ W抗原:  -由质粒编码  -V抗原存在于细胞质中,为可溶性蛋白 -W抗原位于菌体表面,是一种脂蛋白  两种抗原总是同时存在,具有抗吞噬作用,与细菌毒力有关                                   T抗原:鼠毒素 为可溶性蛋白,是一种外毒素 对鼠类有剧烈毒性,1ug即可使鼠致死,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及淋巴管内皮细胞,并引起微循环障碍、休克等 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甲醛处理制成类毒素,免疫动物制备抗毒素    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27 ~ 30℃ -普通培养基生长,但缓慢  -BAP上培养以37℃最好,48h可形成灰白色、柔软、粘稠的粗糙型菌落  -肉汤:开始混浊生长,24h后沉淀生长,48h形成菌膜,稍加摇动菌膜呈钟乳石状下垂  -MAC:乳糖不发酵的无色小菌落      生化反应: -动力:25℃及37℃均为(-) -赖氨酸和鸟氨酸脱羧酶(-) -苯丙氨酸脱氨酶(-) -KIA:K  A  –  –    -MIU:–  –  –       -IMViC:–  +  –  – -不液化明胶,当穿刺培养时,培养物表面呈膜状,细菌沿穿刺线呈纵树状发育      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 湿热70~80℃10min 、100℃  1min死亡 在自然环境的痰液中能存活36天 在蚤粪和土壤中能存活1年左右   微生物学检验 标本采集: LN穿刺液、血液、痰、尸检脏器                               标本直接检查: -G-粗短、两端钝圆、两极浓染的球杆菌 -动物体内可形成荚膜            免疫荧光试验——快速诊断     鼠疫荧光抗体染色法,查FⅠ抗原 分离培养: BAP——24h为针尖样大小菌落,48h形成灰白色、粘稠的粗糙型菌落 龙胆紫溶血亚硫酸钠琼脂——有污染标本 肠道选择性培养基——乳糖不发酵 肉汤——48h 有“钟乳石” 现象     鉴定: -菌落特点、形态染色、液体培养特点、 KIA、MIU -全面生化反应、噬菌体裂解试验 -毒力试验: 死于实验感染的豚鼠或小鼠,具有 鼠疫特有的病理改变,并能从体内 分离出鼠疫耶尔森菌(+) 检验程序 痰、淋巴结穿刺液 分离培养 直接涂片 快速诊断 动物试验 血液 增菌肉汤 27~30℃ 尸体脏器 研磨成悬液 分离培养 BAP 龙胆紫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