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支护培训教材.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巷道支护培训教材

1、整体结构 岩性单一,节理不发育,无软弱结构面或夹泥,层面 结合良好,渗流对岩体特性影响不大,结构尺寸大于工程尺寸。 完整性系数 > 0.75 结构面间距 > 1.5 m 岩土工程特征:整体性强度高,岩体稳定,可视为均质、各向同性的连续介质。 2、块状结构 节理发育,有若干软弱夹层或贯通微张裂隙将岩体切割成柱状、块状或菱形等结构体。工程范围内,有两组以上节理明显发育,构成影响工程稳定性的危险岩块,其尺寸小于工程几何尺寸。 完整性系数 0.35~0.75 结构面间距 0.7~1.5 m 岩土工程特征:整体性强度高,结构面相互牵制,岩体基本稳定,接近弹性各向同性体。 3、层状结构 由中厚(0.25~0.5 m)及薄层(<0.25m)的均一、坚硬、软弱或软硬相间的沉积岩或沉积变质岩形成的岩体。结构面以层理、片理、节理为主,往往有层间错动,结构体呈板状、片状互相紧密叠合。 完整性系数:层状 0.3~0.6; 薄层状 <0.4 结构面间距:层状 0.25~0.5 m ;薄层状 <0.25 m 岩土工程特征:工程范围内,一组节理明显发育,在层内具有均一的地质特征与力学特性,属各向异性、层内均质的连续介质。其变形和强度特征受层面及岩层组合控制,岩体稳定性较差。 4、碎裂结构 构造发育,各种结构面与断裂交叉发育,且多为泥质充填。岩体破碎,呈块状或片状,局部裹有坚硬的大块或条块状岩石,属不均一的不连续介质,稳定性很差。 岩体 完整性系数 结构面间距 镶嵌结构 <0.36 <0.5m 层状碎裂结构 <0.4 <0.5m 破碎结构 <0.3 <0.5m 5、散体结构 主要为各种剧烈风化或挤压破碎的岩体或土体。结构面相当发育,呈网状,岩体极度破碎,并混有断层泥,呈松散堆积或压密堆积。 完整性系数:<0.2 岩土工程特征:稳定性极差,岩体属性接近松散体介质。 锚杆支护理论 (1)悬吊理论 机理:将巷道顶板较软弱岩层悬吊在稳定岩层上,以避免较软弱岩层的破坏、失稳和塌落,锚杆所受的拉力来自被悬吊的岩层重量。 缺点:没有考虑围岩的自承能力,而且将被锚固体与原岩体分开。 (1)悬吊理论 适用条件:锚杆可以锚固到顶板坚硬稳定岩层 (2)组合梁理论 机理:将锚固范围内的岩层挤紧,增加岩层间的摩擦力,防止岩石沿层面滑动,避免各岩层出现离层现象,提高其自撑能力。将几层薄岩层锁紧成一个较厚的岩层(组合梁)。在上覆岩层载荷的作用下,这种组合厚岩层内的最大弯曲应变和应力都将大大减小,组合梁的挠度亦减小。 缺点:将锚杆作用与围岩的自稳作用分开;在顶板较破碎、连续性受到破坏时,难以形成组合梁。 适用条件: 层状地层 顶板在相当距离内不存在稳定岩层,悬吊作用处于次要地位。 (3)组合拱理论 机理:在破碎区安装预应力锚杆时,在杆体两端将形成圆锥形分布的压应力,如果沿巷道周边布置锚杆群,只要铺杆间距足够小,各个锚杆形成的压应力圆锥体将相互交错,在岩体中形成一个均匀的压缩带,即承压拱,这个承压拱可以承受其上部破碎岩石施加的径向荷载。在承压拱内的岩石径向及切向均受压,处于三向应力状态,其围岩强度得到提高,支撑能力也相应加大。 缺点:一般不能作为准确的定量设计。 适用条件:顶板无稳定岩层 (4)最大水平应力理论 机理:矿井岩层的水平应力通常大于垂直应力,水平应力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在最大水平应力作用下,顶底板岩层易于发生剪切破坏,出现错动与松动而膨胀造成围岩变形,锚杆的作用即是约束其沿轴向岩层膨胀和垂直于轴向的岩层剪切错动。 (4)最大水平应力理论 4 锚杆支护巷道冒顶调查分析 (参考贾明魁博士学位论文) 2005、2006年全国煤矿死亡事故按事故性质统计顶板事故占34.66%,巷道顶板事故占有相当的比例 事故起数,顶板50%、运输21 %、瓦斯9%; 死亡人数,顶板34%、瓦斯33%、运输13%; 事故严重性,瓦斯最为严重,平均每起6.2人;水害次之,平均每起4.5人。 锚杆支护巷道冒顶调查分析 (参考贾明魁博士学位论文) 18个矿区调研结果 开滦、铁法、大同、汾西、潞安、晋城、邢台、平顶山、鹤壁、郑州、徐州、淮南、淮北、兖州、新汶、邯郸、焦作、义马等 (1)岩层组合劣化型 非稳定岩层变厚超过锚杆(索)长度 冒顶原因:直接顶板泥岩厚度由设计时的4.4m变为冒顶时的6.3m, 超过了设计的 锚索长度(5m) 共发生48起,占总事故数的29.63%。 (1)岩层组合劣化型 稳定岩层变薄 冒顶原因:9#与10#煤层间设计时粉砂岩厚7~9m变为冒落时的4.06m。锚索锚在了煤层中,锚固能力大大降低.冒落长40m,宽6m,高6.5m. 此类事故共发生19起,占总事故数的11.73%。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