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外伤害时的处理和自然灾害时的自救PPT
意外伤害时的处理和自然灾害时的自救 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方式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及自救方法 意外伤害的数据统计 全球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意外伤害,约占人类死亡总数的6%,是除自然死亡以外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第一杀手。在这其中,生活中的意外事故占有主要的比例。 在美国近年来非生产性意外事故中,其死亡人数是生产死亡人数的4倍;十万人的死亡率是8.7,是劳动生产事故死亡率的2.5倍。 我国占总数26.1%的中国儿童死亡原因是意外伤害。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万多人,平均一天300人。 常见的意外伤害: 1、脚扭伤 2、触电 3、烫伤 4、溺水 5、骨折 一、脚扭伤 定义: 各种原因造成双脚或一脚的内外踝关节受到猛烈牵 动所致,以外踝韧带损伤多见 病因: 1、平时走路不小心 2、道理不平 3、上下台阶不当心 4、跳跃运动时站立不稳 二、触电 处理方式 第一步: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 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有绝缘性能的木棍棒挑开和隔绝电流,如果触电者的衣服干燥,又没有紧缠住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带电体;但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触电急救最重要的是要动作迅速。 快速、正确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第二步,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 一般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征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但这不是死亡。 触电急救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1、人工呼吸法 施行人工呼吸法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捏紧触电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口内吹气,时间越为2秒钟,吹气完毕后,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让他自行呼气,时间约3秒钟。如此以每分钟约12次的速度进行。 2、胸外心脏挤压法 救护人员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触电者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骨下1/3-1/2处。掌根用力垂直向下(脊背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对成人应压陷3~4厘米.以每秒钟挤压一次,每分钟挤压6O次为宜;触电者如系儿童,可以只用一只手挤压,用力要轻一些以免损伤胸骨,而且每分钟宜挤压1OO次左右;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血液充满心脏。 迅速脱离现场。 火面烧伤:应立即脱去着火衣服,用毯子、被压盖,就近用自来水冲淋。持续30分钟,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著减轻为准。 酸、碱烧伤:立即脱去沾有化学物品衣服,大量清水冲创面,历时30分钟。 生石灰烧伤:先去除生石灰颗粒,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电烧伤:切断电源,用绝缘物使伤者脱离,如呼吸心跳停止即施行心肺复苏。 三、烫伤 现场处理: 千万不要揉搓、按摩、挤压烫伤的皮肤,也不要急着用毛巾擦拭。 水疱可在低位用消毒针头刺破,移动身体时创面应以消毒敷料或干净衣被遮盖保护。 创面不要用红药水、紫药水等有色药液涂抹,以免影响医生对烫伤深度的判断,也不要用碱面、酱油、牙膏等乱涂,以免造成感染或使创面加深。 注意: 四、溺水 溺水时的急救可分为自救、他救: 自救:尽可能的呈仰泳姿势,头向后,口鼻露出水面,呼气宜浅,吸气要深,慢游至岸。 他救:救护人员下水要从溺水者背后救,或扔下救生圈等浮力大的物品。 他救时的注意点: ①伤者上岸要迅速清除口鼻内污泥、杂草、呕吐物,保持呼吸通畅。 ②采取头低脚高体位,使溺水者体内的水从口、鼻流出,但不要为此耽误太长时间。 ③如果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同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术。同时拨打急救电话送医。 五、骨折 骨折的判断: 疼痛和压痛。伤者表现为剧烈疼痛, 移动时剧痛加重,受伤处有明显的压痛。 肿胀。由于出血和骨折端的错位、重叠,会有外表局部肿胀现象。 畸形。骨折时伤肢会发生畸形,呈现短缩、弯曲或转向等, 功能障碍。骨折后原有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 骨折的急救步骤: 一般原则:先止血、后包扎、后固定、后搬运。 首先检查伤者情况,如有出血应先止血;如开放性骨折有伤口,现行伤口包扎。 根据伤者骨折部位,选择相应的规定材料,其长短与肢体相一致。 行骨折固定操作时,做到放(骨突部位放置敷料垫)、轻(动作要轻)、牢(固定松紧适宜,固定要牢靠)、挂(要挂标志)。 伤者固定时要放置好功能位,并露出指(趾)端,以便观察血液循环、皮肤感觉及活动状况。严禁现场复位。 上、下肢骨折,固定伤肢上下关节,上肢可贴胸固定,下肢可用健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