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产动物微生物学第1章PPT.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产动物微生物学第1章PPT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罗宇良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四章 病毒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 第八章 遗传与变异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第十章 微生物的生态 第十一章 微生物分类 第一节 微生物及微生物学 第二节 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 绪 论 一、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microoganism)是指一大群个体体积微小(一般直径小于1mm),结构简单,大多数是单细胞,少数是多细胞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 它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病毒和真菌等。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也属于微生物。 第一节 微生物及微生物学 通常可把微生物分为三类: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 真细菌 放线菌(能产生抗生素) 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霉形体) 古生菌 (有时把蓝藻也放入这类)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 藻类、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原生动物(数量很少) 3〕、非细胞型微生物包括: 病毒 亚病毒因子(卫星病毒、卫星RNA、类病毒、朊病毒) 真菌 Fungi 病毒 藻类 原生动物 Viruses Cyanobacteria Protozoa 生物的分类 两界系统:动物界和植物界。 1969年魏泰克(R.Whittaker)首先提出了五界系统,他将生物界分为: 原核生物界、真菌界、真核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 我国学者六界系统即病毒应看作为一界。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学者伍(Carl Woese)根据16SrRNA的序列划分的三界(Kingdom,后改称三个域): 古细菌(Archaebicteria)、真细菌(Eubacteria)和真核生物(Eukaryotes) 1990年又改为:细菌( Bacteria)、古生菌( Archaea)、真核生物( Eukarya),并构建了三界(域)生物的系统树。 The Diversity of Microbial World (Not shown to scale) 微生物的特点: 1〕个体微小(通常只有2?3μm);种类多;分布广。 2〕代谢强度高 微生物具有极大的表面积的比值,所以能够迅速地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生长繁殖速度快 4〕很容易变异 1、概念 研究微生物的科学。包括形态、分类、生理生化、生长繁殖、变异、以及在工、农、医、环保等方面的应用。 2、对象 即微生物。 3、任务 开发微生物资源,充分利用微生物对人类生活有利的方面,使之为人类服务。 4、重要性 在探讨生命起源与进化、生命本质、生活规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二、微生物学 三、微生物的分支学科 基础微生物学: 按微生物种类分 微生物分类学 细菌学 真菌学 病毒学 菌物学 藻类学 原生动物学 按研究的 范围分 微生物生理学 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遗传学 分子微生物学 细胞微生物学 微生物基因组学 按与疾病的关系分 免疫学 医学微生物学 流行病学 应用微生物学: 按生态环境分 土壤微生物学 海洋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 水微生物学 宇宙微生物学 按技术 工艺分 分析微生物学 微生物技术学 发酵微生物学 遗传工程 按应用 范围分 工业微生物学 农业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乳品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 兽医微生物学 石油微生物学 预防微生物学 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微生物的认识 在工业生产方面,夏禹时代,仪狄作酒的;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制醋方法。 在传染病流行方面,秦汉以后,认为气候不正与传染病流行有关。十一世纪时,北宋末年刘真人就有肺痨由虫引起的学说。 在预防医学方面,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将水煮沸后饮用的习惯。宋真宗时代(968-1022),种人痘预防天花在我国已比较普遍。 第二节 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一般认为经历了四个时期: ⑴、推测时期(公元前5000年-1675年) ⑵、观察时期(1675年-19世纪中) 微生物的发现和形态学发展阶段 首先看到微生物的是荷兰的列文虎克(Leeuwenhoek)。 ⑶、培养时期(19世纪中-20世纪初)源于巴斯德研究发酵的本质 ⑷、微生物生理学研究时期(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年代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