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方法论“生态”研究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学方法论“生态”研究毕业论文

法学方法论“生态化”研究 摘要:环境危机引起了环境法学者及法律界人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法学方法论“生态化”的观点由此提出。本文通过阐述法学方法论“生态化”及其对法学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认为法学方法论“生态化”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法学方法论的颠覆与否定,而是对传统法学方法论的合理修正与发展。 关键字:法学方法论;生态化;“主客一体”认识论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和了解,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研究者们也试图从生态学这一新角度去重新审视本学科或本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的趋势。在法学领域中,环境法学者最早接触到生态理念,他们率先提出以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环境法律问题,同时也提出了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希望能借此推动法学方法论的发展。 一、“生态化”法学方法论的理论渊源 环境资源法学或调整论奉行“主、客一体化”的研究范式,即整体论世界观或生态世界观范式,又称“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相结合”的环境资源法学研究范式,这种研究范式反映了环境资源法学所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构成了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论的基础。所谓“主、客一体化”,是指将主体与客体或者主观与客观这两者联系起来、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主、客一体化”就是综合的(全面的、辩证的)考虑主体与客体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即“既关注人,又关注物,并且将人与物联系起来;既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又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将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起来”。调整论认为,现有的法律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论不能解决环境资源法中的新问题,研究法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法律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积极作用。并指出“主、客二分法”有许多缺陷和弊病,研究提出“主、客一体化”的研究范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积极作用。 “主、客一体”范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源和现实基础,它既可以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中找到渊源,也可以从国外学者和思想家的著述中发现依据。例如,在中国古代已经产生“主、客一体”的朴素思想。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的潘岳指出: 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中国道家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把一种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称为“物化”,也是主客体的相融。这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老子》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是强调自然、天地万物(包括人类)为统一整体的自然存在,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在西方国家,德国古典哲学在它的创始人康德那里一开始就提出了主体和客体的最基本的同一性,即认识的同一性是如何可能的问题,他通过论证主体的“先验自我意识”机能,在认识领域解决了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问题。德国哲学家谢林认为,“绝对统一”是主客体绝对无差别的原始状态,主体和客体、物质和精神、自然和人都是从这里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即通过绝对同一本身内部的无意识的冲动而分化出来的。自然界就是包含主体性在内的客体,人的自我意识则是包含客体性在内的主体。黑格尔认为,从主体和客体的同一性出发是对的,主体和实体(客体)完全是一个东西,两者的同一不但体现为一个逻辑结构,而且实现为一个历史过程; 自然界、人、社会历史和精神生活的各种形态都成为了这一历史过程中的各个不同阶段,整个这一体系则构成了“绝对精神”的普遍实体。 “主、客一体”范式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物,是多元和谐的生态世界观、综合的思维方式、全面系统的辩证观,是生态整体主义和生态平等观。同时,其也是发展环境资源保护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是告别旧时代,信任和投入新时代的需要; 是学科健康发展、深化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需要。 二、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 法学方法论“生态化”是运用生态学的系统观、整体观、协调发展的理念,对法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指导法学领域具体研究方法,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运用其中的过程。在其指导下,法学作为人类的规范理性,在重视人类利益的同时,兼顾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协调,确保人类当代利益、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法学方法论“生态化”是以生态的系统观、整体观、协调发展的理念指导各类具体法学研究方法的价值判断和法律制度设计的。因此,其特点的呈现也就变得不一样了。 (一)法学方法论“生态化”将有更为宽广的研究视野 传统法学方法论主要以“人”为中心设定法律价值、构建法律制度,目的是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类社会。法学方法论“生态化”,在研究视野上不应局限于人类社会自身,而是将研究视野拓宽到整个自然界。其对法律价值的设定与制度构建,不仅要满足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类社会的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 (二)法学方法论“生态化”对“主客二分”认识论的再认识 在当代思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