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元素”当代插画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论文
题 目 浅析“中国元素”在当代插画中的应用
?
系 别: 艺术系
专 业: 视觉传达
班 级: 视觉传达(一)班
学 号: 090201021114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完成日期 :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一、“中国元素”… ……………………………………………………3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5
三、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6
四、如何“中国元素”那么,什么是“中国元素”?到为止对于“中国元素”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明确的。“元素”这个词在《辞海》上是一个现代用语,历史上并没有这个词。胡杰先生说“中国元素其实是在今天的世界视野或融入世界视野中用到的中国传统。”艺术领域里用到“元素”这一概念,是讲它作为一个、一个、一个高度概括的符号存在。又在“元素”前加上“中国”二字,就是限定了这个高度概括符号的性质,它是有别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符号。现代插画艺术创作角度,它就是创作中的、灵感来源。它可以,可以、、移植、重组等等方式,最终达到创作一个全新插画作品的目的。美国插图的出现与杂志的出版密切相关。美国从内战(1861-1864)结束以来,杂志逐步成为民众的主要娱乐方式,阅读杂志美国人最喜爱的业余生活之一,因此得到极大的刺激和发展。这种情况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视逐步取代了杂志的地位,摄影逐步取代了插图的地位,杂志插图的流行方才逐步衰退。从1864—1950、1960年代的这个漫长的时期内, 是美国插图的黄金时期。美国的插图艺术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一直持续高涨,短短60年出现的插图大师比上个世纪都要多,这个时期美国的插图达到了。众多的杂 志需要大量的插图家,美国的插图时代因此也与杂志的黄金时代相同。日本江户时代的民间版画浮世绘“中国元素”“中国元素”: 一方面是精神层面,无形的精神文化元素。 精神层面抽象的,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传统文化文化气质。这种文化气质的表现与西方追求写实的审美方向不,我们选择审美,主张淡雅的、平面的,不重视透视与现实环境的局限,意境这种抽象的“美”作为主要表达。在表达意境的文化气质同时,中国的审美又有其肃穆、厚重的一面,这是在漫长的皇权统治中养成的强调“美”的政治性与伦理性、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文化气质。另一方面是物质层面,有形的物质文化元素。 物质层面的“中国元素”精神层面的“中国元素”更为大众所熟知。物质层面其一,传统图形。具象的传统图形在当今社会也颇为常见,精致的仿古瓷器、木雕云纹的吊灯外罩、刺绣丝质的中式盘扣旗袍这些都带有鲜明的“中国元素”的印记联系分析,就像人们看到米奇老鼠的剪影会联想到美国的迪斯尼,当人们看到长城的剪影也一样联想到中国等等。因此当设计师在进行插画创作时,哪怕仅仅一个小小的红灯笼加炮竹的组合,也会使人联想到过年,人们看到图片后联想到过年的氛围,此时“中国元素”出现的目的也许就达到了。其二,传统色彩。中国传统的色彩理论的基础是五色说,是以黄、青、赤、黑、白为正色的五色说与的五行说相联系,把五色、五行、五方、五德等自然的宇宙的、伦理的、哲学的多种观念柔和,将感性的色彩融入了古代哲学领域,这类源自创作主题对客观事物认知后产生的,不是靠视觉来识别事物,而是靠理念意识来看待不同色彩意义,因此此类色彩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装饰性、符号性。“中国元素”:”产生的过程。前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在现代,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我们更是要守住我们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书籍插画中也要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这样才能算的上是现代中国的优秀的插画师。
参考文献:
[1] 杨虹 插图艺术史 黄永川 中国插画史研究 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09
[3]王受之.美国插图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1月1日
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