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0绪论PPT
Anthnoy van Leeuwenhoek 1684年寄给皇家协会信的部分内容 Anthnoy van Leeuwenhoek与他的显微镜 形态学发展阶段 微生物是一类天然资源 自从有了人类,事实上天天与微生物打交道,但人类发现微生物却很晚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巴斯德 微生物“无处不在” 人体皮肤细菌 牙齿上的细菌 破伤风杆菌 冠状感冒病毒 中国公布非典型肺炎元凶冠状病毒图 LI FEI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工程面临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与微生物 第二节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三节 微生物的概述 绪 论 第二节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P3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讲述微生物的形态、细胞结构及其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呼吸、物质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等的基础知识;讲述栖息在水体、土壤、空气、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生物处理和废气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及其生态;饮用水卫生细菌学;自然环境物质循环与转化;水体和土壤的自净作用,污染水体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复等环境工程净化的原理。 LI FEI 一、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分两部分 1、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微生物的形态、细胞结构、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呼吸、物质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 2、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栖息在水体、土壤、空气、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有机固体废物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及其生态、饮用水卫生细菌学、自然界物质循环和水体自净作用,以及环境污染与环境工程净化原理。 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方向和具体的任务就是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资源为人类造福。防止、控制、消除微生物的有害活动,化害为利。在医疗方面利用如将天花病毒、霍乱弧菌等致病菌灭活制成疫苗作预防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但更多的是消灭病原微生物和利用有益微生物来处理环境中的各种有害物质。 环境工程中处理废水、废物和废气的方法很多,其中生物处理法占重要位置。它与物理法、化学法相比,具有经济、高效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可达到无害化。微生物是对废物进行生物处理、净化环境的工作主体,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才能培养好微生物,取得较高的净化效果。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工程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一门微生物学的新的分支学科。 它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及环境监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可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微生物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LI FEI 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 微生物处理“三废”与物理、化学法相比的优点:经济、高效,基本达到无害化。 全面了解、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才能培养好微生物,取得良好的净化效果。 ※ 第三节 微生物的概述 微生物:肉眼看不见的、必须在电子或光学 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微小生物的统称。 分类: 按有无细胞结构分:非细胞结构微生物(病毒、类病毒)和细胞结构微生物 按有无细胞核膜、细胞器、有丝分裂分: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一、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一)微生物的分类 按微生物的生物属性和它们的亲缘关系,有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域、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 “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种内微生物之间差别很小。 各类群微生物有各自的分类系统,目前有三个比较全面的分类系统: 一是苏联克拉西尼科夫(KpacHJIbHHKOB)所著《细菌和放线菌鉴定》(1949)中的分类。 二是法国普雷沃(Preot)所著《细菌分类学》(1961)中的分类。 三是美国细菌学家协会所属伯杰氏鉴定手册董事会组织各国有关学者写成的《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Ber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中的分类。该手册1923年出第一版,至今出了九版,1957年的第七版和1974年的第八版一直被广泛应用。 四卷 1984年美国Williams Wilkins公司出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共分四卷。 第一卷《医学和工业方面重要的革兰氏阳性菌》(1984年出版)。 第二卷:放线菌以外的革兰氏阳性细菌(1986年出版)。 第三卷:古菌、蓝细菌及其他革兰氏阴性细菌(1989年出版)。 第四卷:放线菌(1989年出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新版本在表型特征基础上用DNA和16S rRNA的资料对细菌属和种的分类地位作决定性的判断。把细菌分类从人为分类体系开始转变为按自然分类体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煤矿地质学 第五章 煤与含煤岩系PPT.ppt
- 煤矿风电瓦斯电闭锁电气原理PPT.ppt
- 烟霾与控烟 王宁夫PPT.ppt
- 燃烧学-5.扩散燃烧及火焰PPT.ppt
- 炎症2012PPT.ppt
- 火针膝关节炎PPT.ppt
- 爆破工试题二PPT.ppt
- 煤矿应急救援与事故案例分析PPT.ppt
- 爱医资源-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PPT.ppt
- 爱婴医院创建18小时培训课程(第7章)PPT.pptx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最近下载
- 软件设计服务合同.docx
- 工程制图与AutoCAD习题集(第2版)习题答案.pdf
-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测试 (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df VIP
- 超级猩猩健身房品牌手册.pptx VIP
- 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的创新路径与案例.docx VIP
- 智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消费品以旧换新策略的实施案例分析与借鉴.docx VIP
- 基础护理学课件 14.第十四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ppt
- 电动港机装卸机械操作工(门机)技能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考点21:学会拓展延伸-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