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后现代语境中的东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性写作.pdf

后现代语境中的东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性写作.pdf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现代语境中的东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性写作

摘要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女性主义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为 女性主义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与理论武器,使女性主义得以摆脱以往 的理论困境,实现从政治意识形态批判到文化建构的变迁,女性主义 批评由宏观领域转向微观领域。女胜主义从后现代主义那里引入了差 异概念与权力话语理论,使其对“逻各斯中心主义”与传统形而上学 的解构与批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受到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深刻 影响,女性主义认识论自身也经历了一个解构、移置与重构的过程, 使女性主义向更高的层次与更深的维度发展。 在中国社会,全球化所带来的后现代话语的渗透是不争的事实。 对中国女性写作的考察必须置于后现代语境之中。本文以西方后现代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作为阐释的理论背景,以中国女性的社会历史地位 作为阐释的文化背景,结合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实践,从女性话 语权的树立、欲望化写作、母性神话的窥破、寻找女性流动的主体这 四个方面,力图揭示出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所展现出的后现代精神 向度,及在这一精神向度的指引下,中国女性写作重构女性“具细的 历史”、抗争男性话语权力的压抑、积极表现女性创造力与生命力的 执著与努力。 新世纪的来临并没有带来中国女性写作更光明的未来,较之20 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繁盛,21世纪初的中国女性写作呈现出 了式微的态势。女性写作中对差异逻辑的忽视、本质主义倾向及对深 度模式的消解,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女性写作的发展,反思这些问题的 存在,将为中国女性写作的未来开拓更大的空问,也必将促进中国女 性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女J胜主义、后现代、差异、权力话语、女性写作、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生写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浓郁 的女陛意识、新鲜的言说风格、独特的个体经验、先锋的文本实验……, 共同编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女J陛文学世界。女性写作的繁荣带来了女 性文学批评的繁荣,但在这一繁荣现象的背后,我们却发现了批评主 体的扭曲。一些批评家本能地轻视女性文本,忽略女Jl生文本的丰富性 与深层结构,只纠缠于女性文本的表层,以男性话语为准绳,展开激 烈批判;还有一些批评家依附于媒体,失却独立的学术品格,在女J陛 写作的“女”上大做文章,进行商业性的热炒,其典型的例子就是90 年代末对“美女作家”的热炒。批评主体的扭曲,使90年代女J眭文本 的解读呈现出平面化、肤浅化倾向,女性写作蕴含的丰富性与精神性 被有意、无意地简化或忽略掉了。正是因为如此,90中国女|生文学批 评的虚假繁荣,并没有给中国女性写作提供新的理论指向,反而扼杀 了中国女陡写作的创造力与生命力,21世纪的今天,中国女陛写作的 式微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如何才能给予中国女性写作较好的阐释,辨 清中国女性写作的得、失,为中国女J眭写作的重振做好理论准备,这 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卡勒(Jonathan Culler)曾经说过:“女.f生主义批评比其他任何批 评理论对文学标准的影响都大,它也许是现代批评理论中最富有创新 精神的力量之一”。①张首映也认为:“女性主义文化诗学,尤其是批评 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代表着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关于女性 文学及其批评研究的最高成就。”@这些都说明了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 于女性文学在阐释上的权威性,因而要深度阐释中国女性写作,离不 开女性主义批评话语。 迄今为止,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依然是中国女性主义批评最为重要 的理论资源,因而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后现代转向势必对中国女性主 义批评造成深刻的影响。要运用女性主义批评话语阐释90年代中国女 ①卡勒:《论解构: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和批评》,转引自张首映:Ⅸ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17. ②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17. 性写作,对西方女性主义后现代境遇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 这样的理论基点上,结合中国特有的文化历史背景,才能清晰地阐发 出后现代语境中中国女性写作的特征,揭示中国女性写作的精神向度, 并对当下中国女|生写作的式微予以反思。 但在当下中国的理论界,虽然有不少对西方后现代女性主义文论 的译介和阐发(较有影响的如张京媛主编的《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 评》),但对西方女陛主义后现代境遇的系统化研究却是零星可见的。 毕竟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歧义丛生的主义,其多元化的思维风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