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电力公农村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oc

江苏省电力公农村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电力公农村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江苏省电力公司农村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 技术导则 1 总则 1.1 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需求的改造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适超前的原则中心镇、村建设规划,加大农村配网改造力度并与上级电网规划相衔接改造可靠、维护的积极采用适合国情的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本适用于改造。目标 导线截面小于导线截面主干线导线截面应按选型导线截面小于kV线路主干线2-3段宜; 3.3.6 10kV线路应以水泥电杆为主,转角处及主要跨越处可使用铁塔;个别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障碍物多、电力通道拥挤时,可适量使用铁塔或钢管杆塔。 3.3.7 配电线路金具、配电设备与导线的连接原则上应采用标准型节能金具。绝缘导线用的金具应有防止进水措施,T接点可使用技术成熟的绝缘穿刺线夹。 3.4 低压线路 3.4.1 农村低压线路一般采用放射状馈供方式供电。空旷地区的低压架空线路导线一般采用钢芯铝绞线。线路通道紧张、绿化矛盾大的集镇内及村庄内线路、集中居住区线路等可使用低压平行集束电缆或绝缘导线。 3.4.2 低压架空线路导线截面应按导线截面小于导线截面导线截面小于 村镇用电设备容量密度( kVA/km2) 200 200-1000 1000 合理供电半径(km) 0.8 0.5 0.4 3.3.5 低压线路一般采用不低于10米的水泥电杆。 3.5配电变压器 3.5.1 农村配电变压器配置的原则为:小容量、多布点、延伸中压、缩短低压。 3.5.2 淘汰S7及以下的配电变压器,新建和改造的配电台区,应选用非晶合金、S11及以上的全密封低损耗配电变压器。 3.5.3 单相配电变压器宜采用低损耗卷铁心变压器。配电变压器 3.5.5 配电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应在负荷中心应具有防雷、过流保护、计量等功能配电变压器的高、低压侧应装设硅橡胶氧化锌避雷器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采用跌落式熔断器保护,低压侧自动开关保护。无功补偿应根据就地平衡的原则,采取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安装无功补偿,其容量宜按配电变压器容量的10%~3%确定,配电台区功率因数宜不小于.9。无功补偿装置要充分考虑无功电压综合控制的发展趋势,采用具有功率因数和电压综合控制的自动装置自动装置ar。就地多组补偿应通过计算确定安装地点及每组容量。投切方式以自动投切为宜。 3.9 剩余电流总保护 3.9.1 农村台片低压凡为TT系统的必须安装剩余电流总保护。 3.9.2 农村集镇或农村居民小区的低压台片,在满足下列所有条件后可不设剩余电流总保护: (1)台片低压网络按TN-C系统设计建设或改造完毕并按《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验收合格; (2)低压干线及支线基本实现绝缘化; (3)台区内无农业生产性用电负荷(排灌、脱粒、养殖、大棚、田间照明等); (4)台区内所有居民客户进户处均已安装家用剩余电流保护器; (5)各类非农业临时用电(建房等)均应在接电处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 3.10接户装置 3.10.1接户线档距一般不大于25m,超过25m时,应装设接户杆。沿墙敷设的接户线,档距一般不大于6m。 3.10.2 接户线应采用低压交联聚乙烯铜芯绝缘导线,导线截面应按持续载流量及电压损失选择,单个农户住宅单相供电不小于10mm2,三相不小于6mm2;农村居民集中住宅小区按照《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执行。 3.10.3由一个用户的墙外第一支持物接到另一个用户第一个支持物的连接线,包括接户线在内的总长度不得超过60m。 3.10.4 接户线受电端对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6m。 3.10.5 接户线第一支持物离地面高度不高于4m,不低于3m,在主要街道不应低于3.5m,在特殊情况下最低不应低于2.5m,否则应采取加高措施。但在多层住宅区一般可装设在6m~6.3m处,若底层层高增加时,可根据土建的具体情况确定。 3.11 进户装置 3.11.1 进户点应在接户线支持物或沿墙支持物的下方0.2m处,并使进户点与接户线的垂直距离在0.4m以内,进户点离地高度一般不低于2.6m。 进户线路在进户点处应采用绝缘导线穿热浸锌钢管或PVC刚性绝缘导管进户。 3.11.2 进户线路不应与通讯线、有线电视线、广播线、互联网线在同一进户点进户。 3.11.3 农村集中居住小区的多层建筑的进户点,应尽量避开阳台、露台、走廊。 3.11.4进户线应采用绝缘良好的铜芯导线,不得使用软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应使导线的安全载流量(A)大于装表容量,其截面:单相供电,不小于10mm2;三相供电,不小于6mm2。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5023.1~5023.7标准生产的有安全认证标志(CCC)的产品; (2)常用BV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不应少于表3.10.4的规定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