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火力发电厂的危险源析和安全技术
火力发电厂的危险源分析和安全技术
山东电力研究院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马义河
二○○八年五月
1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流程及主要系统
1.1 生产工艺流程
电厂以煤炭为原料,以水为介质,产生电力。主要包括输煤系统、制粉系统、锅炉系统、汽机系统、电气系统、热工系统、化学水系统、水工系统和除灰渣系统。
煤由汽车运至电厂,由带式输送机运至配套煤场,再由带式输送机系统运至主厂房原煤仓,经制粉系统,制成的煤粉送入锅炉燃烧,将锅炉内给水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蒸汽在汽轮机内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电压升高后由线路输送给用户。汽轮机排汽进入凝汽器凝结成水,送往锅炉循环使用。
煤粉在锅炉中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电除尘器,绝大多数飞灰被捕集下来;除尘后的烟气进入脱硫装置,大量的二氧化硫被去除。经过脱硝除尘脱硫后剩余少量的飞灰的及二氧化硫等气态污染物随烟气经由烟囱排入大气。
锅炉燃烧产生的灰渣通过除灰系统及粉煤灰分选系统进入灰库、产生的渣通过炉底捞渣机进入渣仓,再送至综合利用企业。本工程生产流程图如图。
生产工艺流程图
1.2 主要设备主要设备规范及子系统设备 锅炉 汽轮机 发电机 主变压器 高压配电装置(出线) 厂用电系统 汽轮机旁路系统 汽轮机抽汽回热系统 给水系统 凝结水系统 辅助蒸汽系统 加热器疏水、放气系统 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抽真空系统 制粉系统 烟风系统 燃料油系统 除尘系统 烟气脱硫系统 消防系统
2 电厂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
工程所使用的主要原辅材料有煤、0# 轻柴油、氢气、盐酸、氢氧化钠等,它们大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蚀性强的物质物料在、贮存、运输过程中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中毒、腐蚀事故的发生和造成粉尘的毒害。
.1.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特性
根据该工程生产过程及所使用的物料,其可能产生危险有毒有害物质的主要作业场所为化学水处理系统使用的氢氧化钠、盐酸联氨、氨;循环水处理用的次氯酸钠;氢气系统及发电机冷却所用的氢,点火助燃用的柴油;高压断路器用的六氟化硫,调节控制用的抗燃油中的磷酸三甲苯酯;检修用的乙炔;发电机置换氢用的二氧化碳等。
1)煤及煤粉
煤是一种可自燃物质,在不需外界火源作用下,会在常温空气中自发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放出热量,当放出热量多于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时,就会造成热量蓄积导致温度逐渐升高达到自燃点而引起燃烧。在卸煤、输煤过程中,制粉系统很多部位会产生煤尘,如转运站、碎煤机室、煤仓间等。如果煤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在外界高温、碰撞、摩擦、振动、明火、电火花的作用下会引起爆炸,爆炸后产生的气浪会使沉积的粉尘飞扬,造成二次爆炸事故。2)高温、高压蒸汽和水
3) 电能
电的危害非常大,电伤、电死人员、电起火现象时有发生,电对人体的主要伤害有:肌肉的强烈挛缩,伴随立即失去知觉,并引起以及骤停以及呼吸运动的停止;电灼伤,导致人体残疾。
4)轻柴油轻柴油易燃,其引燃温度为350~380℃,爆炸极限1.5~4.5%(V%)闪点不低于55℃,按照GB-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版)对生产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属于乙类危险类别高闪点液体,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5)
6)次氯酸钠溶液
为8.3类其它腐蚀品,本品不燃不爆,具有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若吸入、食入或皮肤吸收会起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放出的游离氯可能引起中毒。
7)盐酸
该物质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当浓度为38%时,密度为1.19,能溶解大多数金属;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色的雾,这样气态的氯化氢与空气中的蒸汽相互作用,形成盐酸雾,导致中毒。盐酸蒸汽能刺激眼、鼻、咽喉粘膜和皮肤。在做接触盐酸的工作时应配戴防毒口罩和防护眼镜,穿耐酸工作服和围裙,戴橡皮手套,戴耐酸橡皮长靴等。盐酸的职业危害程度为Ⅲ级,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MAC为7.5mg/m3。该工程使用贮存盐酸的地方凝结水精处理,现场贮量<100t。
8)氢氧化钠
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有强烈的腐蚀性,属苛性碱类。可溶解蛋白,形成碱性蛋白,碱性溶液或粉末溅到皮肤下,尤其是飞溅到粘膜上可产生软痂,并能渗入深层组织。苛性碱引起的中毒均为操作不慎引起,因此在做接触强碱工作时操作要谨慎,接触大量碱液时要穿结实布制工作服,戴眼镜、手套等。氢氧化钠的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MAC为2 mg/m3,该工程使用和贮存氢氧化钠的地方凝结水精处理。该物质现场贮量<100t。
9)氨
为2.3类有毒气体,用它与水制成氨水溶液(NH4OH)具有碱性和腐蚀性是无色液体具有强烈辛辣臭味,能对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及神经系统产生损害。氨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