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第五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PPT
第五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一、地球动力作用与沉积作用的相互关系;3. 沉积物的组成、成分、结构特征和成熟度取决于沉积环境的稳定性与活动性,并与构造的活动性相关
一般来说:无火山沉积、成分成熟度好,结构成熟度高(磨圆好)说明构造性质稳定
发育火山物质,沉积物成分复杂(如俯冲带、岛弧、裂谷等)说明构造性质活动
4. 沉积组合及序列
盆地活动性及其沉积特点
沉积组合的宏观序列:正序、反序
5. 沉积盆地时空分布
断陷线状分布
前陆盆地的线状镶边
6. 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
构造运动对其影响(山脉的阻隔作用、洋盆的阻隔作用),尚需深入探讨。;(二)研究沉积作用对分析板块构造的意义
通过对沉积特征、沉积组合及沉积作用过程的研究来研究沉积作用对分析板块构造的意义。
1. 原型盆地的恢复—如何依据现今残余沉积地质体恢复沉积盆地
的原型盆地的原始状态,这对于矿产、油气、煤的寻找至关重要 。
原型盆地
残余盆地
稳定区盆地分析
造山带盆地分析
2. 沉积作用发生于何种环境,恢复大地构造格局
3. 研究沉积盆地形成历史
沉积盆地形成-闭合过程及其对矿产的控制作用。
4. 确定构造运动的性质和方式 ;参考文献; 2.裂谷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裂前的拱起破裂阶段
陆内裂谷阶段
陆间裂谷阶段
大洋裂谷阶段 ;3.裂谷盆地的沉积作用;主动裂谷与被动裂谷的讨论;大陆裂谷;陆内裂谷-陆间裂谷;大洋裂谷;陆相断陷沉积古地理模型及其沉积组合序列;断陷盆地沉积序列模式图;(二)拗拉谷盆地的沉积1.拗拉谷的形成演化过程裂前拱起裂谷逆转阶段——或称晚期挤压阶段;2.沉积特征 初期与裂谷相似,粗碎屑发育,裂谷停止发育后,发育成熟度高的碎屑;晚期抬升,早期沉积地层挤压变形。3.拗拉谷的研究意义 拗拉谷在克拉通内保存了陆块裂解的重要信息,代表稳定陆块的存在以及判断克拉通陆块的裂解作用,在地质历史的构造背景研究上有重要意义。;(三)被动陆缘的沉积1.被动陆缘的沉积盆地地壳结构特征: A. 大陆厚的地壳???30-80km,平均50km)向洋急剧变薄的过渡型地壳,厚8-25km间; B. 基底(或陆壳)之中发育铲式正断层,保留陆缘裂谷带特征,发育相应沉积建造及盐丘底辟构造; C. 上覆陆表陆棚-陆架-陆坡海相沉积建造,与裂谷沉积呈不整合关系。;被动大陆边缘地貌图;2.大洋盆地沉积
① 洋盆:大洋深水盆地
远海沉积:红色粘土和生物成因硅质沉积(物质来自于浮游生物、火山质、粘土质及少量宇宙物质)。
陆源沉积:浊积和冰川成因的陆源物质。
② 大陆裂谷、洋脊、洋岛、海台
;(四)活动大陆边缘沉积盆地及其沉积作用;①海沟
构造特征:平面 上略呈弧形展布,剖面上为“V”型槽地;靠洋一侧发育地堑、地垒,靠弧一侧发育逆冲断层,具有强烈的活动性。
沉积特征:一般堆积速度快,是深海盆地的10倍,但沉积年龄很少超过100万年(许靖华,1980)。沉积复杂发育程度取决于俯冲角度的大小及聚敛速度的大小,俯冲角越小,堆积厚度就越大,聚敛速度越小;俯冲角越大,堆积厚度就越小,聚敛速度越快。; A. 滑塌堆积(Olistostrome):
由水下重力滑动和塌落的不通类型沉积物堆积而成的半流体沉积体,它是一种缺乏真正层理但又夹在正常地层序列之中的巨大透镜状地层单元,具杂乱无序、大小不同砾级混合的外来滑块发育的特征。滑塌物来源于弧前盆地和沉积楔形体。
如马里亚纳海沟内壁钻进的460和461号孔,得到了重力滑塌沉积物,其中既有晚白垩世的放射虫和晚侏罗世化石,又有从第四纪到始新世所有时代的微体化石。
; B. 增生楔形体和混杂堆积(Melange):
——是俯冲杂岩带的代表性组合指一种含有外来和原地的各种大小不同的岩石碎片和岩块经受构造作用嵌入到遭受更大破坏而强烈变形的韧性以泥质为主的基质重的构造组合体。
或者可以理解为——一种普遍剪切的韧性基质与被构造破坏的外来和原地岩块共同组合的地址体,是构造作用的产物。
特点:
不同时代、不同来源、不同类型岩石的构造混杂的冲断岩片;
岩块大小、形状差别大,既有刮落破碎的岩块又有构造作用,常石香肠化、透镜体化;
基质的普遍剪切作用;
等斜褶皱层系。
增生楔形体是大陆造山带判断古俯冲带的重要标志!
北美西海岸山脉中的早第三纪佛朗西斯科杂岩
就是典型的古混杂堆积!;
我国的混杂堆积:
a. 台湾东海岸山脉中的利吉组(中新世)
b. 西藏班工湖-怒江缝合带上侏罗统
c. 北祁连山南侧的晚奥陶世的混杂岩带
滑塌堆积与混杂堆积的区别:
1. 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