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化视阈中的藏族作家的汉语创作.pdf

比较文化视阈中的藏族作家的汉语创作.pdf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文化视阈中的藏族作家的汉语创作

比较文化视域中的藏族作家的汉语创作 刘涛 摘要:阿来的《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 藏族文学这片以往被忽略的领域上来。其实,创作略早于阿来的扎西达娃等藏族 作家,他们的作品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水准和影响力。雪域高原奇异的地貌和藏 民族特有的神秘文化使得藏族文学呈现出新奇独特的品格。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 家,像藏族这样的少数民族,虽然与汉文化有着长期的交流,但仍然相当完整地 延续着本民族的习俗和传统,当下又不断地与外来文明进行着对话。研究当代少 数民族文学,了解少数民族作家如何综合多种文化因素,在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 建构起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学,不仅可以使我们对中国当代文学有一个全面性的整 体把握,还能从中总结出民族文学建设的一些规律,是个很有意义的比较文学课 题。这个课题的切入点很多,本文准备从“魔幻”这个角度进行论述。无论是扎 西达娃还是阿来,他们的作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于是有人用“高原魔幻流”来命名他们的创作。“高原魔幻流”的出现,与很多因 素有关,比如藏民族的原始思维模式、青藏高原地域内的文化多样性等等。但扎 西达娃和阿来之所以选择“魔幻”作为自己的创作风格,与他们所要进行的文化 身份/认同书写是密切相关的。本文要做的工作,除了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 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高原魔幻流”产生的原因进行一番论述之外,更要透过“魔 幻”的表面,深入探讨扎西达娃和阿来是如何在多种文化的交织之中进行文化身 份,认同的书写。 本文分作三章。第一章对“高原魔幻流”产生的原因进行论述。高原魔幻流 的出现,与青藏高原和拉美大陆相似的地域人文环境有关。但其出现的深层原因, 则在于具有青藏高原与拉美大陆相似的“神奇的现实”。“神奇的现实”有两个来 源:一个来自于当地居民的思维模式,另一个则来自于特定地域内文化的多元性。 第一章将分两个小节对这两个来源进行详细的论述。在第一章末尾,本文提出, 文化的多元性既为“魔幻”的产生提供了来源,同时也给作家们提出了文化身份/ 认同上的难题。第二章紧接着这个思路进行论述。首先用第一节来对“文化身份/ 认同”这个词作一番解释,第二节将这个概念与扎西达娃和阿来的实际情况相结 合,具体论述他们作为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作家在文化身份/认同上所处的尴尬地 位。本文的观点是,扎西达娃和阿来等藏族作家所从事的是一种“边界写作”,而 且,藏族原初文化的在场、汉文化的在场、中国的在场和世界的在场是扎西达娃、 阿来等从事“边界写作”的藏族作家必须面对的文化大语境,对他们文化身份的 构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第三章是全文的重点,将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分析, 阐释扎西达娃和阿来是如何在上述四种文化在场关系中建构自己和民族的文化身 份/认同的。 本文最后的结论是:扎西达娃和阿来用自己的“寓言”式创作表明,全球化 时代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构建,不能只是简单的回归,必须是认真思考后的重 建:既要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深切的反思,又要考虑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以这样的 开放心态重新建构起来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才能适应当今的时代发展。 关键词: 藏族作家的汉语创作 高原魔幻流文化身份/认同 边界写作 “寓言”式写作 II in 11betanWriters’NovelsWroteChineseinthe Discussthe Sight of Culture Comparative LiuTao Fall thefifthMaoDun Abstract:ALai’s Literature novel,DustDown,has g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