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人失业:企业出于怎样的略考虑而裁员?.docVIP

50万人失业:企业出于怎样的略考虑而裁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0万人失业:企业出于怎样的略考虑而裁员?

50万人失业:企业出于怎样的战略考虑而裁员? 刚刚跨入2009年一个月的时间,各大公司裁员就成了全球新闻的主旋律。仅仅在一周之内就有10万人被裁,其中NEC裁员20,000人,辉瑞制药(Pfizer)19,500人,麦德龙(Metro)15,000人,波音(Boeing)10,000人以及斯普林特(Sprint Nextel)8,000人。加入这个队伍的还有星巴克(Starbucks)、爱立信(Ericsson)、柯达(Kodak)、飞利浦(Philips)、微软(Microsoft)、卡特彼勒(Caterpillar)、家德宝(Home Depot)等公司。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Challenger, Gray Christmas估计,一月份的裁员总数是241,749,比12月增加了45%,创下七年来月度裁员人数的最高记录。鉴于这样的形势,美国总统奥巴马更加迫切地推动国会批准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奥巴马的首席臂膀伊曼纽尔(Rahm Emanuel)说,“这份经济复苏计划最重要的数字是它能产生多少的就业机会,而不是能获得多少的赞成票。” 但据观察局势的经济学家预计,接下来非常不幸,我们还会听到更多的裁员消息。牛津经济(Oxford Economics)高级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鲍德曼(Christopher Portman)说,“从我们看到的数字来说,企业第四季度的表现非常糟糕。就全球经济而言,2009年是自二战以来,甚至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艰难的一年。我不知道截止目前我们看到的失业现象是否已经达到顶峰。失业率确实要滞后于其他经济指数,即便目前的经济已经触底,失业率也会继续走高。” 裁员和减薪除了给员工个人带来心理创伤之外,还会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自2008年12月以来,全球各大公司的裁员总数已达到50万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处在这场危机中心的金融服务公司。几乎所有的行业,包括汽车、飞机、快速消费品、零售、化工、科技和制药等都难逃厄运。其中有些公司是周期性地裁员,但有些却是首次经历。对于许多已经宣布或者即将宣布裁员的公司而言,现在真是戏剧性的转折,因为就在不久前他们的处境还相对较好。正是因为所有公司在这场危机中都未能幸免,分析师和战略规划者才开始思考对企业进行根本的变革,即对全球经济体系进行重组。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沃顿等地的专家指出,宣布裁员既不表示他们将要变革,也不能作为对其他经济领域的整体预测,它只是暴露出企业涌动多年的经营缺陷和战略问题。过去这些问题都隐藏得很好,显而易见资产价值的泡沫遮盖了资本体系的缺陷和动荡。而如今在经济下滑的背景衬托下这些问题都浮出了水面。 危机下的企业现状 沃顿人力资源研究中心(Center for Human Resources)主任彼得。卡普利(Peter Cappelli)说,现在的问题是经济危机迫使许多经理人只着眼于短期。“至少在美国,企业似乎只在乎眼前的影响。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实现每季度业绩目标的压力,也可能是因为现在还很难追踪评估裁员带来的负面影响,譬如将来经济好转需要重新招聘造成的长期成本,业绩无法迅速好转以及员工士气问题等等。”另外,还有人模糊地认为劳动力其实是一种时令资源——业绩好转的时候再招聘新人并不难。这种想法也是造成他们只着眼于短期的原因之一。 然而这些经历过裁员的企业日子非常难过。卡普利说,“事实上所有研究均表明,伴随着裁员而来的就是业绩下滑。但需要声明的是,宣布裁员其实就表示这家公司已经身陷困境。实际上有时很难区分公司裁员的真正原因。” 这就是说,对于许多已经宣布或者即将宣布裁员的公司而言,他们的问题并不一定就是眼前的经济危机引起的;这场危机不过是让他们的问题暴露出来而已。虽然这种说法可能非常直观,但专家认为不论是公司的经理人,还是外界的分析师、投资者和决策者,可能都把大部分甚至是所有原因归咎于目前的经济危机,而不是去寻找更深层次的问难根源。 俄亥俄州立大学管理学和人力资源教授杰伊。阿纳恩德(Jay Anand)说,目前这样的严峻考验就让企业立分高下。“从战略角度而言,危机对各个公司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譬如有些公司的缓冲措施比较到位,抗压能力较强,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以及忠诚度较高,成本结构更富有灵活性,供应链的适应性也稍好一些等等。” 专家指出,裁员应该标志着某些行业已经开始甚至是加快了变革。金融服务业和汽车业显然就是如此,但高科技行业也在变革。危机只是微软、惠普、EMC、戴尔、SAP等一些知名的IT大公司遭受打击的部分原因。可以说这些公司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拐点,所以他们必须改革自己的业务模式。 以微软为例,一直以来公司都把传统的家用电脑作为自己的核心业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