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酸碱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解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佳物质是( )。 A、水 B、食盐 C、纯碱 D、食醋 C 6、食用松花皮蛋时常感到有涩味,是因为制作过程中用到了熟石灰和纯碱等原料。为了减轻涩味,可在食用时添加调味品,这种调味品最好-------------( ) A、食盐 B、酱油 C、香油 D、食醋 D 7、某溶液的pH是5,若将溶液的 pH上升到8,应采用的措施是加入适量( ) A、紫色石蕊试液 B、酸溶液 C、碱溶液 D、蒸馏水 C 8、在盛有下列固体的试管内,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只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ZnO B、Fe C、Cu(OH)2 D、Fe2O3 A 9、下列各组物质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AgNO3、NaCl、KNO3 B.CuSO4、KNO3、Na2CO3 C.NaOH、KCl、Fe(NO3)3 D.KCl、NaOH、Na2CO3 D * 一、物质分类 物 质 纯净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单质 混合物 Cu、Fe等 O2、H2 等 HCl、H2SO4等 NaOH、Ca(OH)2等 NaCl、NH4NO3等 CuO、H2O等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 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有 气味 。 特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强腐蚀性 用途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 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 石油 无 无 刺激性 无味 有挥发性 2、酸的通性 ①、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 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②、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③、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④、碱 + 酸 → 盐 + 水 ⑤、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产物 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 酸有通性的原因: 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俗名、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颜色 状态 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色粉末 溶于水 俗名 制法 用途 白 白 微 烧碱、火碱、苛性钠 熟石灰、消石灰 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 壤、配制波尔多液 ③建筑: 2、碱的通性 碱有通性的原因: 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 ①、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②、非金属氧化物+碱 → 盐+水 ③、酸+碱 → 盐+水 ④、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反应物 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四、盐 1、常见盐的物理性质、用途、俗名 氯化钠 碳酸钙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物理性质 色固体,能溶于水 色粉末,能溶于水 色粉末,能溶于水 用途 注意 1、粗盐,盐与食盐的区别 2、常见的盐还有KMnO4 、NaNO2 等 食盐 纯碱、苏打 小苏打 白 白 白 调味剂和 防腐剂、 配制生理盐水等 食品工业、 洗涤剂、 制NaOH 建筑材料、 补钙剂 焙制糕点 治疗胃酸过多症 色粉末 溶于水 白 难 钾钠硝铵溶 (化合物中含钾、钠、硝酸、铵根,都可溶解) 可溶性碱有四位 钾钠铵和钡 (氢氧化钾、钠、铵、钡可溶)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剩下都不溶 氯盐除银 (氯化银,其它都溶) 硫酸除钡铅(硫酸钡,硫酸铅沉淀,其它可溶) 另外:AgCl、BaSO4不仅不溶于水,而且还不溶于酸 酸碱盐溶解性口诀 3、盐的化学性质 1、金属 + 盐(可溶)— 新金属 + 新盐 例:Fe + CuSO4 — Cu + FeSO4 2、酸 + 盐— 新酸 + 新盐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