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立即旋即迅即的词汇化及辨析
“立即、旋即、迅即”的词汇化及辨析-大学语文论文
“立即、旋即、迅即”的词汇化及辨析
○陈全静
摘 要:“立即、旋即、迅即”不是经由句法结构或跨层结构词汇化而来,未经历短语到词的演变过程,而是在汉语词汇双音化、同义并列构词的类推作用、同义联想等因素驱动下,通过词法途径把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同的单音词并列在一起复合而成,这三个词具有相似的意义、内部结构和演变路径,但是又同中有异。
关键词 :同义并列 间接虚化 差异辨析
“时点是指时间副词所限定的事件在时轴上所占据的位置的起点和终点距离非常接近或紧密相连,中间只有极短的间隔或几乎没有间隔。”[1](P173)“立即、旋即、迅即”便属于时点副词,表示紧接上一行为发生或动作很快发生。它们具有相似的意义、内部结构和演变路径,均未经历短语到词的词汇化而是两个同义或近义单音节词并列复合而成,但是又同中有异,本文将重点讨论这一语言现象。
一、“即”的语法化及机制
“即”是“立即、旋即、迅即”共同的构词语素,因此先分析它的演变过程及机制。
《说文》:“即,即食也。”徐锴系传:“即,犹就也,就食也。”“其本义指人走过去进食”[2](P337),如:
(1)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易经·鼎》)
高亨注:“《说文》:即,就食也。此用其本义。”“走过去进食”亦即“接近、靠近食物”由此引申出另一动词义“靠近、趋就”,先秦文献中很常见,如:
(2)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卫风·氓》)
郑玄笺:“即,就也”[3],意为“并不是来买丝,而是来接近我”。再如:
(3)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卷十》)
句中“望、即、听”并列对举,“即”也表示“接近、靠近”,与(2)同,指空间距离上的“接近”,而方位概念是人们较早产生的,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往往习惯将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时间、社会地位等投射于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这就是“方位隐喻”。“空间”(源域)向“时间”(目标域)投射是常见的方位隐喻模式之一,动词“即”向时间副词“即”的虚化正是空间向时间投射的结果,所以隐喻是“即”语法化的认知机制。
此外,“即”经常充当连动结构的第一动词,是其语法化的句法基础,如:
(4)不正其以宗庙之大事即谋于我。(《春秋左氏传·定公》)
连动结构中本来两个动词都是主要动词,不过随着表义重心经常落在后一动词上,前面的动词就会趋向虚化。[4](P345)“即”也就是在这样的句法环境下逐渐虚化为副词的。
早在先秦时期“即”便由动词虚化为时间副词,只是用例不多[5],如:
(5)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尚书·西伯戡黎》)
(6)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左传》)
上两例中的“即”都用于动词前,构成“S+即+V”格式,表示以说话时间或某一特定时间为参照点,动作行为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快地发生,可今译为“立即、立刻、马上”等。这一用法沿袭至现代,多用于书面语,如:
(7)三日内即可办妥。(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8)收后请即回信。(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到了汉代,“即”还可以用于“V1即V2”格式,表示后一动作行为或情况紧接前一动作行为或情况发生、出现,在时间上具有相承性,如:
(9)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战国策卷三十》)
(10)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史记卷一○二列传第四二》)
例(9)“有死蚌”是紧承于“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出现的,例(10)动作“走”是紧接着“见乘舆车骑”而发生的。换言之,也就是以前一动作或情况为参照点,指两个动作或情况发生的时间很近,随着前一动作或情况的发生,后一动作或情况马上发生。所以“单表示某一动作在短时间内很快发生”与“两个动作情况紧相承接”具有相通性,这一用法一直沿用至今,如:
(11)贺龙率部于1939年2月进入冀中,不久即迎来了日军的扫荡。(北大语料库)
(12)同时缅甸人民普遍仇视英军,遇机即杀,造成当时缅战中极其错综复杂的情况。(北大语料库)
“即”的演变路径可简单勾勒如下:
动作很快发生
就食 靠近、接近(空间)
靠近、接近(时间)
两个动作紧相承接
二、“立即、旋即、迅即”同义并列成词
通过分析“即”的演变过程可知:先秦时期“即”便可用作时间副词,并一直沿用至今。那么“立即”“旋即”“迅即”如何形成?经考察论证可断定是由两个同义词并列连用间接虚化而成。
(一)立即
首先看“立”由动词到副词的虚化轨迹:
《说文》:“立,住也。”段玉裁改“住”为“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湘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册 世界的人口第2课时PPT课件.ppt
- 滚法实训ppt课件.ppt
- 源自于可可浓情的美食语录PPT课件.ppt
- 满意度总结报告PPT课件.ppt
- 激光灸疗仪ppt课件.ppt
- 烟草病学课件PPT课件.ppt
- 焊接焊接安全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 烟草香精香料20PPT课件.ppt
- 热点突破动能定理与图象结合问题.ppt
- 烽火FTTH光缆解决方案白皮书.doc
- 贵州贵州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研优卷).docx
- 河南南阳师范学院2021年招聘25名硕士研究生冲刺卷一(附答案与详解)及答案详解(名校卷).docx
- 陕西延长石油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所属单位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必刷).docx
- 贵州民航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 广汉市2025年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125人)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邢台市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附答案详解(实用).docx
- 新华保险总部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详解(预热题).docx
- 贵州苔茶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详解(b卷).docx
- 广汉市2025年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125人)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题).docx
- 贵州城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附答案详解(实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