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1113538050姚永念野生药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中药]1113538050姚永念野生药材

一级保护药材名称 虎骨、豹骨、羚羊角、鹿茸(梅花鹿) 二级保护药材名称 鹿茸(马鹿)、麝香(3品种)、熊胆(2品种)、穿山甲、蟾酥(2品种)蛤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蛤蚧、甘草(3个品种)、黄连(3品种)、人参、杜仲、厚朴(2品种)、黄柏(2品种)、血蝎 三级保护药材名称 川贝母(4品种)、伊贝母(2品种)、刺五加、黄芩、天冬、猪苓、龙胆(4品种)、防风、远志(2品种)、胡黄连、肉苁蓉、秦艽(4品种)、细辛(3品种)、紫草、五味子(2品种)、蔓荆子(2品种)、诃子(2品种)、山茱萸、石斛(5品种)、阿魏(2品种)连翘、羌活(2品种) 三、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的具体办法 (一)对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管理 禁止采猎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属于自然淘汰的,其药用部分由各级药材公司负责经营管理,但不得出口。 (三)处罚 1、违反采猎、收购、保护野生药材物种规定的单位或个人,由当地县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没收其非法采猎的野生药材及使用工具,并处以罚款。 2、违反保护野生药材物种收购、经营、出口管理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没收其野生药材和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3、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分,造成野生药材资源损失的,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4、破坏野生药材资源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photo photo photo 血 蝎 下一页 药材   血蝎是常用的珍贵中药材,它具有消炎、止血生肌、散瘀止痛之功效, 用于中药各种血症的治疗,经临床证明,其对骨折、软组织损伤和咳血、呕血过多等多种血症,总有效率达96.8%。 功 效   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 编辑本段 主 治   治跌打肿痛,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 返回 photo photo photo 川贝母 下一页 【主要产地】四川、云南、甘肃。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贮藏方法】川贝母易虫蛀,受潮后发霉、变色。宜低温、干燥贮存。 药材产地 暗紫贝母为商品松贝的主要来源,因以四川省松潘为集散地而得名,主产于四川省,销华东、华南,并出口。甘肃省贝母又称岷贝,产于青海的称青贝;主产于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省。卷叶贝母为商品青贝的主要来源,主产于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主销华东、华南,并出口。梭砂贝母因四川省产品多集散在康定(旧名打箭炉)而名炉贝,土产于四川省、云南省,销华北。 返回 photo photo photo 伊贝母 下一页 【性状】鳞茎圆锥形,较大。表面稍粗糙,淡黄白色,外层鳞基部微凹陷。质稍松脆,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苦。    【功能与主治】   润肺、化痰、散结。用于肺热咳嗽、胸闷痰粘、瘰疬、痈肿。用量3~9g。    【治法/炮制】5~7月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再去须根及外皮。    【性味与归经】   性微赛,味苦、甘。 返回 photo photo photo 刺五加 下一页 别名:南五加皮、五谷皮、红五加皮。    性味:味辛;苦;微甘;性温    归经:归肝经;肾经。 刺拐棒功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    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行动迟缓;体虚羸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鲜品加倍;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为末敷。 返回 photo photo photo 黄 芩 下一页 【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肺、胆、脾、胃[2]、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药物配伍】   《药对》:“山茱萸、龙骨为之使。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配柴胡,通调表里,和解少阳;配白术,清热安胎;配半夏,苦降辛开;配黄连,清热燥湿;配枳实、厚朴,消食和胃。 返回 photo photo photo 天冬 下一页 药材性味   甘苦,寒。归肝,肺,肾肺经。有安神,养心,润肺,补益,滋肾,降血压以及润肠通便等疗效。在古人各大经典中均有记载。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甘,大寒,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药材归经   入肝、肺、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②《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