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力演练: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板块命题直击
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向南至马六甲海峡的轮船,在沿海地区依次经过哪几个自然带,它体现了自然带的什么分异规律?
(2)从直布罗陀海峡向北至圣彼得堡穿过哪几个陆地自然带?
(3)若一列火车从我国连云港沿第二亚欧大陆桥到达鹿特丹二线穿过的自然带主要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马六甲海峡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连云港沿第二亚欧大陆桥二线的自然带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答案:(1)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和热带雨林带。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3)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2.2011年10月30日,新疆首府乌鲁木齐降下了2011年第一场雪,降雪量为中量,但道路交通未受影响。读图回答问题。
(1)从水平地域分异看,新疆地区属于哪一自然带?但是天山脚下绿洲的出现,则反映了什么现象?
(2)分析该地区冬季多雪的原因。
(3)试分析雪灾之后农民预测春小麦将获丰收的原因?
解析:第(1)题,按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新疆应属于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这里降水稀少,但是天山、祁连山等山上的冰川融水,滋润了大片绿洲,这种现象是非地带性的体现。第(2)题,考虑水汽来源和地形影响。第(3)题,雪灾有一定的有利方面,低温可以杀死一些病虫害,降水可以缓解干旱程度,有利于保持墒情。
答案:(1) 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非地带性现象。
(2)冬季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受到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冬季气温低而降雪)。
(3)土壤含水量高或墒情好;病虫害轻。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华社西宁2011年8月7日专电题:黄河源头再现“千湖之县”的美景——青海省玛多县生态变化见闻。
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以及过度放牧和滥采滥挖,玛多县饱尝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所带来的“恶果”:草场退化、湖泊干涸、鼠害猖獗严重威胁着当地藏族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部分牧民由于丧失了基本生产资料成为“生态难民”。历史上,玛多县拥有4 077个大小湖泊,有“千湖之县”的美誉,其中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更是黄河源头地区最大的一对“姊妹湖”。
(1)过度放牧和滥采滥挖,导致草场退化、湖泊干涸、鼠害猖獗严重,这一现象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要素的孤立性 D.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2)结合材料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蒸发增加 b.鼠类增加
c.河流干涸 d.草场沙化
e.滥捕野生动物
(3)你认为黄河源头再现“千湖之县”的美景,国家做了那些方面的工作?
解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增加,进而导致冰川融化,土壤水分条件恶化,滥捕野生动物导致老鼠天敌减少,老鼠天敌减少导致鼠类增加,最终导致草场沙化,河流干涸。为解决黄河源头的生态问题,国家采取禁牧封育、退牧还草、移民搬迁、湿地保护、人工增雨、工程灭鼠等措施。
答案:(1)A
(2)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a e b c d
(3)禁牧封育;退牧还草;移民搬迁;湿地保护;人工增雨;工程灭鼠等。
4.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什么?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什么?
(2)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什么?
(3)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析其主要原因。
(4)如果全球变暖,则甲、乙两山各自然带分布高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位置、海拔和自然带等信息可知,甲山为天山,B坡为北坡;乙山为喜马拉雅山,C坡为北坡。第(2)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高度受热量条件影响,低纬地区高于高纬地区。第(3)题,从水分条件解释其原因。第(4)题,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状况是由水热条件决定的,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与热量呈正相关。因此,全球变暖会导致山地各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升高。
答案:(1)纬度较低,相对高度较大。B坡为天山北坡,受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雨(雪)较多。
(2)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
(3)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受周围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而云杉林的生长需要较好的水分条件。
(4)升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2012第一学期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计划.doc
- 2011-2012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复习题.doc
- 2011-2012质量检测.ppt
- 2011-2016年儿童日用品行业市场研究报告.doc
- 2011-教育学简答论述题(九).doc
- 20110107中兴和园2011年春节促938157310.doc
- 2011_2012学年第二学期家教摆摊.doc
- 2011·中国二连中蒙俄经贸合作洽谈会.doc
- 2011·9,国庆作文竞赛.doc
- 2011—2012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试卷.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2专题整合6.doc
- 2013届高三(文)地理第一次月考2012105.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随堂巩固练习:第十一章 第一讲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随堂巩固练习: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随堂巩固练习:第十七章 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随堂巩固练习:第十七章 第三讲 世界区域地理——主要地区.doc
-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练: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人教版).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随堂巩固练习:第四章 第二讲 山地的形成.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随堂巩固练习:第十四章 第一讲 能源资源的开头——以我国山西省为例.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随堂巩固练习:第十二章 第一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doc
最近下载
- 天津财经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VIP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全章)》PPT教学课件.ppt VIP
- 数字集成电路部分课后习题chapter11ex.pdf VIP
- 安全通信与安全通信标准EN50159.pdf VIP
- 消防安全管理方案.docx VIP
- 锂电池储能系统技术协议.docx VIP
- 四年级数学下册《每日一练》全52套.pdf VIP
- 2025年福建厦门海关口岸门诊部招聘检验检测岗8人笔试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DB37_T 4614.2-2023 “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 第2部分:运营管理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