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演变 过程 时期 表 现 创立和 发展 春秋 战国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学说 改造和 独尊 西汉 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转型与成熟 宋明 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二程”提出“天理”,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体系。陆九渊主张“心”就是“理”;王守仁提出了“心外无物”、 “致良知”、“知行合一” 批判与继承 明清 之际 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经典为是非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的主张;顾炎武提出“学以致用”的主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 综合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可得出什么特点? (1)从演变过程看,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以更加适应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2)统治者利用儒家思想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 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1.对中国: ①政治: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 国传统社会的核心内容,影响深远,渗入生 活的各个方面。 ②教育: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 推广创造了条件。 2.对亚洲: 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 组成部分(日本、朝鲜、越南) 明清以后,孔子学说被传到西方,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从儒学中受到了启发、借鉴和鼓舞 3.对欧洲: 汉武帝是以“雄才大略”而著称的帝王,根据所学知识,为巩固“大一统”局面还采取了那些措施? 加强君权(频繁更换丞相,破格录用人才,实行内外朝制度; 刺史制度,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推行察举制,举贤良 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推行铁业官营制度 …… * * * * * * * * * * *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高考考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孔子、孟子与荀子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百家争鸣形成的意义。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孔子 孟子 荀子 儒家 老子 庄子 道家 法家韩非子 墨家墨子 一、主干知识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观点 儒家 孔子 春秋 孟子 战国 荀子 战国 道家 老子 春秋 庄子 战国 法家 韩非 战国 墨家 墨子 战国 “仁政”,“民贵君轻”;道德规范:仁义礼智。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学习最高目标:把握“礼” 主张“道”是世界的根本;“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且相互转化; “道”是世界最高原则; “齐物”思想。 主张改革;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开创儒家学派;开创私学;编订“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 礼、仁;中庸;“德治”;重政治人事轻鬼神;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成人”成“君子”全面教育 “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齐物”,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从而逍遥自得。“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事异则备变”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孔子开创儒家学派,提出了“仁”“礼”的学说,推行“德治”;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信,他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民贵君轻”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了“天行有常”,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深入讨论了“礼”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⑴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使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空前活跃,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和后来的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3)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志的理论武器),对后世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批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围绕主题抓住主线.ppt
- 2017年新高考一轮总复习复习:15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精品课件课件.ppt
- 2017年粤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课件-81第2课时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责任.ppt
- 2017年中考宝典物理广东专版-课件第十七章欧姆定律.ppt
- 2017年中考宝典物理广东专版-课件第一章机械运动.ppt
- 2018届高考一轮: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含答案.ppt
-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ppt
- 2018届历史二轮复习古代中国华夏文明的继续发展宋元时期20181.ppt
- 2018届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与解题方法指导.ppt
- 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一模块分类复习32自然界的水课件新版新人教版3109数理化网.ppt
最近下载
- 金顺电子材料产业园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VIP
- 化工原理练习与答案.doc
- (正式版)D-L∕T 801-2010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ocx VIP
- 《心理危机与日常调适:写给少年们的10封信》随笔.docx VIP
- 〖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年中考英语听力技巧与策略教学+课件.pptx VIP
- 辽2015J601 楼梯标准图集.docx
- 景观桥亮化施工方案.docx
-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总结ppt(11种方法举例)-.docx VIP
-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