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建筑印象之旅七——威尼斯圣马可广场.doc

欧洲建筑印象之旅七——威尼斯圣马可广场.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欧洲建筑印象之旅(七)—圣马可广场 威尼斯这个城市名字对中国长大的孩子来说,或许比其他任何欧洲城市还要熟悉。记得小学时便有一篇课文好像叫《威尼斯的小船》,中学课文里还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的节选。一个城市两次荣登中国教科书,在西方城市里应该没有第二个吧。 我们是座游艇进入威尼斯的,远望过去,这个城市就像浮在水面上一样。 很快我们就看见圣马可广场朝向亚得里亚海一边的建筑,总督府、钟楼以及那两个著名的石柱。整个立面构图虚实对比感觉的确非常漂亮。 靠近岸边时,发现岸边木桩林立。导游说,威尼斯本来是一片沼泽地。先民打下了无数个木桩。这些木桩常年埋在沼泽里,最后变成了化石一般的坚不可摧。整个城市就是这样从沼泽地里慢慢建成的。呵呵,人类的智慧和力量的确是无穷的。 沿岸边的步行大道很宽,中间这个高头大马的雕塑就是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这座由红砖砌就、高98.6米的钟楼建于十五世纪末期,它既是威尼斯城市的纵坐标,也是广场建筑群空间构图的重心。伟大的伽利略曾在这里向威尼斯总督当纳(Leonardo Don)展示自己发明的天文望远镜。圣马可广场了。两边不断延续的三层拱券建筑过去是行政官邸。个人觉得这个行政官邸立面重复的太长了,如果隔一段距离形态上破一下,是不是更好一些。 圣马可教堂的正立面。这个圣马可教堂和其他教堂造型完全不同,用了5座半球形拱顶,立面显得非常花哨世俗。这和米兰大教堂的圣洁气氛好像完全不同,也许这也代表了威尼斯人的重商主义吧。 看看这个屋顶关系有多么复杂。好像形态和俄罗斯建筑的洋葱顶是不是有些共性。也许这都是拜占庭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吧。 教堂入口的处理方式也是离经叛道的。一个个大理石的柱子以如此密集的方式排布起来,而且色彩还多种多样,根本失去了古典柱廊优美的比例关系,反而是拥挤的感觉。这也许是世俗的威尼斯人追求的。 圣马可教堂内部处理,据说顶部都是用金箔做的。威尼斯当年真是富得流油啊。 圣马可广场西北角建筑立面的细节处理。正面方向是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广场的总平面图,广场上的建筑在此后并未变动,此图展现的广场布局与现今完全一致。A:公爵府;B:圣马可教堂;C:圣马可钟楼;E:新行政官邸大楼;F:拿破仑翼大楼;G:旧行政官邸大楼;L:圣马可大教堂的钟楼;M:圣马可图书馆。 维基百科这样写道“圣马可广场在欧洲城市的广场中是独一无二的,它座落在市中心,却不像其他广场那样受到交通的喧闹,这归功于威尼斯宁静的水路交通。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地势最低点,因此在涨潮时和下大雨时,它是威尼斯首先被水淹的地方。下大雨时,雨水从广场的排水沟直接流入威尼斯大运河。这是下雨时的理想排水渠道,但是在涨潮时却带来了麻烦。每天亚得里亚海潮涨时分,威尼斯大运河的河水同样通过排水沟从圣马可广场的地下涌出,形成一潭潭的积水,每年还会出现几次潮水铺满广场甚至水淹广场的情景。 本文出自上海著名建筑设计公司-FLA梵瑞国际总建筑师朱兵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