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今字等的区分.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字等的区分

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的区分 发布时间: 2007-12-30 18:39:41 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的区分 怎么知道一个字是通假字或是古字、异体字呢?可以通过三条途径: 第一,直接读古书,可明显发现有些字古代的确还没出现。 古书,特别是那些版本较古老的、校勘很认真的古书,是很注意保持原貌的。 我们知道,我国的古书在印刷术未产生前是靠人们手工抄写流传的。古时的读书人对古书是很敬重的,特别是对那些所谓“经书”,简直奉若神明。甚至到了明知它的错的,抄的时候也仍然照抄,不敢“径改”。即使到有了版印书籍,人们在刻印古书时一般也很注意,尽量保持古书原貌,不会随意改动它。因此,我们在读先秦古书时,就很容易发现,有些字在先秦还没有。比如上面举的喜悦的“悦”,以及生熟的“熟”、边境的“境”、坠落的“墜”、悬挂的“懸”、智慧的“智”等等,都无法在先秦经书中找到。为什么?就因为在先秦这些字还没造出来。那么,要表示这些意思怎么办呢?就只好写它们的古字。即 悦——说 熟——孰 境――竟 墜——隊 智——知 例如: 1、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 2、宰夫胹熊蹯不孰。(《左传?宣公2年》) 3、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同上) 4、豖人立而啼。公惧,隊于车,伤足,丧屦。(《左传?庄公8年》) 5、失其所与,不知。(《左传?僖公30年》) 像这样读的古书多了,就自然会感觉到哪些字在上古还没有,是在汉代以后才陆续出现的。 第二,通过读古注和清人笔记、札记,识别通假字、古今字等。 我们知道,前人较为重要的古籍,几乎都做过注释。注明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也是 注释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古注:“亡,古无字,通用”。也就是这里不能理解为“死亡”的“亡”而应理解为有无的“无”字。 宋朱熹《大学章句》:“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朱熹注:“谦读为慊,苦劫反。”这“读为”术语是专门用于指明通假的,在这里就是指出“谦”是个通假字,在句中应读为“qiè”,意思是“满足”。王力先生在讲解《古书的注解》(P617)时明确指出:“读为、读曰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古代的通假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不再与本字同音了。而汉字本身的表意性,又往往使人容易从字形角度去考虑一个字(词)的意义,然而对通假字恰恰要摆脱字形的束缚,应从语音角度去把握其意义,因此,稍不注意,误认通假字的情况在古代也是经常见到的。例如《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中“庄公寤生”,晋朝的杜预在注释《左传》时就误解“寤寐而庄公已生”,即一觉醒来,发现孩子已经生出来了。因为如果按照本义理解,“寤”是“寐觉”,即睡醒。可是,这样解释与下文不谐调,既然如此轻易把庄公生下来,为什么姜氏夫人还不喜欢他呢?古人也觉得讲不通,于是有多位古人强为之解。如:应劭在《风俗通》中解释说:“儿生而能开目视者曰寤生”,也就是孩子是睁着眼睛出生的。但这种说法显然也是错误的。没有胎儿是睁着眼睛出生的。这个问题直到清代的黄承吉才得以解决。他在其笔记《字诂?义府》中指出:“寤当与牾通,牾,逆也。凡生子首出为顺,足出为逆,至有手及臂先出者,此等皆不利於父母,或其子不祥,故世俗恶之。庄公寤生,是逆生也。逆生则产必难,其母之惊且恶也宜矣。”司马迁在《史记?郑世家》中叙述庄公出生时也说他“生之难”,可见黄生的解释是正确的。 古人在笔记、札记中往往注意对通假字的识别,如王氏父子的《读书杂志》、《经义述闻》中往往有对通假字的精彩论述。是很值得注意的。 第三,通过查《说文解字》一书,认识古字和异体字。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在公元100年完成的文字学巨著,许慎用了毕生精力来撰写它。许慎本人精通五经,他字叔重,故当时人称之为“五经无双许叔重”,他的儿子许冲在献《说文解字》给皇上的表中说:“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因此收字是相当全的,共收了9353个字。还列出了重文1163个。这1163个“重文”可以说都属于古字或异体字。《说文》一书毫无疑问是许慎对东汉以前的文字首次作了全面地总结。那么,《说文》中都不见的字,当然是许慎以后才出现的,当然是今字。然而,实事上,后起字(今字)的产生决非一朝一夕,从先秦到东汉许慎的三百年间,肯定也出现了不少后起字。所以在《说文》中也出现了一些先秦古书中没有的字。例如 共供 辟避 知智 昏婚 田畋 反返 等字,在先秦多出现第一种形式,罕见甚至不见后一种,但在《说文》中也收录了。它们无疑是在汉代才产生的。还要指出的是,有些先秦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