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外科新增.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外科新增

一、乳癌改良根治性切除术 【适应证】 1.非浸润性乳癌或I期浸润性乳癌. 2.II期乳癌临床无明显腋淋巴结肿大者,可选择应用改良根治性切除术;有 明显腋淋巴结肿大者,宜用根治性手术。 3.部分III期乳癌,经化学药物治疗,原发病灶明显缩小者,可采用乳癌根治性 切除术。 【禁忌证】 同本章第四节“单纯乳房切除术 1.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 2.月经期。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麻醉 连续高位硬膜外麻醉,或静脉麻醉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2.体位 仰卧位,病人上肢外展90 0,外旋,手心朝上,衬以薄垫,固定于托板 上,患侧肩背部以软枕稍垫高 3.切口可采取纵行或横行切口。纵切口上端在三角肌和锁骨之间,下端到 肋缘。皮肤切口应距肿瘤边缘3cm。横切口内侧缘为胸骨缘,外侧在腋中线及腋 皱壁下2cm处,不应进人腋窝 4.手术步骤 (1)游离皮瓣:用神经钩、巾钳或组织钳分段夹住皮瓣边缘,拉挺、提起,用手术 刀或电刀分离皮瓣。分离平面在真皮层之下,浅筋膜之上,皮瓣不应带有脂肪。皮 瓣分离范围内达胸骨中线,外侧达腋中线上达锁骨,下达腹直肌上缘。也可采用 锋利的水果刀分离皮瓣,以节省时间. (2)切除乳腺:将乳腺与胸大肌筋膜一并自内侧向外侧分离,达胸大肌边缘,结 扎所有穿支血管。 (3)腋窝淋巴结清扫分离切除胸大肌与胸小肌之间的淋巴结脂肪组织,分离 切除胸小肌外侧及深面的淋巴结脂肪组织;牵开胸大、小肌,显露腋血管鞘;继续向 侧方及下方分离,切开腋血管鞘,将腋窝淋巴结脂肪组织向下分离;向上提起胸小 肌,腋静脉分支结扎切断,腋窝淋巴结脂肪组织与乳腺一并向外侧分离,达背阔肌 边缘,保护、保留胸背及胸长神经. (4)创口止血、清洗后放置引流管。间断缝合皮下及皮肤。 . 【注意事项】 1.术前常规体检,以及心、肺、肝、肾功能检查。 2.皮肤准备范围自同侧下颈部起到脐部,外侧达腋后线,包括肩部,内侧达对 侧腋前线。 3.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以利呼吸.患侧肢体抬高,以利静脉及淋巴回流,减 少肢体肿胀 4.引流管接持续负压吸引,保持引流通畅。术后72h若引流量已不多则可拔 除引流管。如有局部积液,可穿刺抽液,然后加压包扎。 5.术后适当应用抗生素。 6.引流管拔除后,早期锻炼行上肢抬举运动. 7.根据腋淋巴结情况及其他预后指标,决定是否应用其他综合治疗。 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 [适应证】 检查下肢深静脉通畅与否,静脉阻塞性质、范围、程度以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 况,了解交通支静脉功能及深静脉瓣膜情况。 【禁忌证】 1.确诊或高度怀疑有急性肺动脉栓塞者. 2.确诊或高度怀疑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 3血液高凝状态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仰卧于X线机平台上,用12~16号血管穿刺针向近心端穿刺患肢足 背浅静脉,对不易穿刺或穿刺失败者可做静脉切开。 2.头高足低位,倾斜30 0~45 0,延缓造影剂回流速度。 3.跺部环扎橡皮止血带,以阻断浅静脉为度 4.嘱病人用健肢踏在X线机踏板上,患肢处于悬垂位,稍向内旋,持续均匀地 注人造影剂。 5.在监视器观察下,跟随造影剂,自距小腿(踝)关节到盆腔部位全程摄正 位片. 6.深静脉通畅者,可按压病人腹部,并令病人憋气、鼓腹让其做Valsalva运 动,观察深静脉反流情况。 7.撤除止血带,让病人平卧,缓慢注人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 【注意事项】 1.传统造影剂采用注射30%-50%的泛影葡胺,造影总剂量100-150m1,术 前做碘过敏试验。对过敏者或血液黏稠度高者可改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目前有优维 显和碘海醇,术前也需要做皮试。 2.虽然少数人碘过敏试验阴性,但造影时仍有不同程度的变态反应,此时仍 要给予必要的治疗。 3.造影后鼓励病人多喝水,以利于造影剂的排泄。对血液粘稠度高者,术后 可酌情给予抗凝和祛聚治疗,避免血栓形成。 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适应证】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动脉栓塞,且对抗凝剂过敏或有禁忌证者. 2. 抗凝治疗过程中,肺动脉仍栓塞反复发作或加重者。 3. 抗凝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颅内出血等),并迫使抗凝治疗中断者. 4. 肺动脉栓塞经手术或介人清除后,下肢深静脉仍残存血栓者. 5 髂股静脉或下腔静脉内有大量血栓者。 6 病人既往心肺功能较差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伴有肺动脉栓塞的高危人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