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电工电子综合实验1.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理工电工电子综合实验1

电路实验论文 (选题:裂相(分相)电路) 姓名:闫康俊 学号:1004220241 指导老师:张燕 裂相(分相)电路的设计及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设计电路,将单相交流电源(220V/50Hz)分裂成相位差为90°的两相电源,并同时研究裂相后的电源在分别接入不同负载(电阻,电感,电容)之后的电压及功率变化特点。 理论依据:电容和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们的电流之间相位差恒定为90°,可利用这一性质,从电容(或电感)和与之串联的电阻两端分别引出其两端电压作为电源,以达到单相交流电源分裂为相位差恒定为90°两相交流电源。 关键词:单相电源,分相(裂相),两相电源,电压——负载曲线。 引言: 分相电路可以把单相交流电源分裂成具有相位差的多相电源,且多相电路性能稳定,于单相电路相比有很多的优越性,在各种场合都有应用。因此在仅提供单相电源时,如何将其转换为多相电源,提供更加稳定实用的输出就显得特别重要。 正文: 实验材料及设备装置: 本文主要依靠软件Multisim.V10.0.1.汉化破解版进行电路仿真模拟,得到最终实验数据。 设计参考: 实验器材:一个单相220V/50Hz交流电源,电阻R1=20Ω,R2=10Ω,电容C1=159.236uF,C2=318.471uF,两个电压表,示波器,交流功率表,电阻若干,电容若干,电感若干,导线若干等。 1)将单相电源分裂成两相: 参考电路如下: 根据电路相关知识,可以求得,欲使两相电源相位差为90°,需要满足。 一般而言,与角频率w无关,但为使U1和U2数值相等,可令 当上述两条件都满足时则单相交流电被分裂成大小相等、相位差为90 o的两相交流电。 软件仿真电路如下: 图示为不接入负载时的电路图,可以从电压表上读出U1=155.483V,U2=155.562V,空载功率为P=3.630KW。 示波器显示如下: 可以从示波器的显示看到,所得到的两相电源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认为在电压上相等,且相位差为90° 2)接入电阻负载,测量,记录数据并作电压——负载特性曲线。 软件仿真电路如下: 图示为R3=R4=40Ω时的仿真电路图。实验中可以通过不断地改变R3和R4的阻值大小,然后记录数据并列出如下表格: R(Ω) U1(V) U2(V) P(KW) 20 98.377 122.043 3.687 25 106.829 127.875 3.682 30 113.144 132.009 3.676 35 118.095 135.11 3.671 40 122.015 137.475 3.665 45 125.206 139.371 3.662 50 127.85 140.833 3.655 60 131.976 143.171 3.651 70 135.041 144.877 3.65 80 137.406 146.201 3.646 90 139.284 147.213 3.643 100 140.811 147.991 3.641 120 143.143 149.262 3.638 140 144.803 150.111 3.636 160 146.127 150.776 3.636 180 146.127 150.776 3.635 200 147.954 151.724 3.633 250 149.435 152.473 3.632 300 150.431 150.033 3.632 350 151.148 153.397 3.631 400 151.687 153.671 3.631 500 152.447 154.056 3.631 1000 153.977 154.779 3.631 2000 154.749 155.215 3.63 运用Microsoft Excel作出图像分析,得到U1和U2随电阻阻值变化曲线如下: 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负载电阻的逐渐增大,U1和U2都在增大,增幅减缓,并最终趋近一个稳定的数值155V。随着电阻增大到一定数值时,近乎断路,所以电压会趋近于开路电压。 电路总功率P随着电阻阻值变化曲线如下: 由表中数据及功率——电阻曲线可以观察得到,随着电阻逐渐增大,电路消耗功率逐渐减小。并趋近开路时的功率,可以证明在电路空载时的消耗功率最小。 3)接入电感负载,测量,记录数据并作电压——负载特性曲线。 软件仿真电路如下: 图示为接入L1=L2=1mH时的仿真电路图。实验中可以通过即时改变L1和L2的电感值,然后记录数据并列出如下表格: L(mH) U1(V) U2(V) P(KW) 1 3.195 5.846 2.484 20 63.99 71.592 2.851 30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