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案课件_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阅读(新人教版)
? 一、(2012·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作家迟子建访谈(节选) 彭程 迟子建以她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这已是她第三次获得该奖项。 记者:你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把脸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开篇这个既像诗歌般凄楚又像偈子般透彻的句子为读者打开了一条通往苦界的羊肠小路,同时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为小说的叙述风格奠定了一种冷静而哀婉的基调。请问,你是怎么找到这种基调的? 迟子建:灾难来临,人的本能是拒绝。可有些灾难(或可称为“意外”)是不能拒绝的,因为那是命运。最初听到爱人遭遇车祸的消息,我身边一个人都没有。放下电话,我跺了一下脚,问自己:我做错了什么?我想这样残忍的事情降临到我头上,我一定是“有罪”的。可我是“无罪”的。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我一直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与人为善。我踏踏实实写我的作品,知足地过着温暖的小日子,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何罪之有?我委屈,放声大哭。 吞咽痛苦这枚苦果,是艰难的。我所经历的那一切,我都没勇气回顾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总之,心灰意冷,身心俱疲。我不敢出门,不愿意见阳光,尤其怕见到熟人,那些安慰的话语,都让我无法承受。我在写作中逃避,而事实证明,写作拯救了我。在写作中,我获得了新生。因为我突然觉得,有一个世界,我想象的世界,它没有背弃我,我可以用笔构建一个世界,来安慰我。我经历痛苦的那个时期,中国频频发生矿难,看着电视上女人们那一张张悲伤欲绝的脸,我体味和理解着她们的痛苦,并且探究着造成这“不幸”的缘由。我明白了,我经历的灾难,是命运的;而她们经历的灾难,人为的成分更多,这是更大的不幸。 记者:这几年,朋友们极少提及你丈夫遭遇车祸的事情,怕惹你伤心。在这篇小说中,你详细地描述了魔术师遭遇车祸之后未亡人的痛苦,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这使小说中的叙述者具有与你本人相似的身份与体验。是什么使你直面难以释怀的痛苦回忆?你在叙述者身上投下了多少个人经验与内心体验的双重幻影?这部小说是否可以看做是一部关于自我救赎的小说?叙述者或者你本人如何通过接触更为深广的痛苦而使自己从个人痛苦中得以解脱? 迟子建:写作《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其实是想给个人伤痛找一个排遣的出口。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小说是一篇“漫长的悼词”,具有你说的“自我救赎”的意味。开始写它的时候,是极其痛苦的,因为那等于又一次挑开了伤口,让它滴血。不过随着小说的推进,这个伤口在慢慢地“结痂”,因为“众生”的苦难使个人的痛苦变弱了。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个人一旦变小了,世界就大了。相反,一旦把个人看得过重,世界就变小了。一个人要想真正融入世界中,一定要把自己变得小一些,最好小得如一粒微尘,这样,世界才能升腾起来。就这样,我的足迹所到之处,我都看到了无处不在的苦难,也看到了苦难中的温暖和柔情。我用笔惊喜地描摹着我看到的这一切,从中获得了一种“大解脱”。只有解脱了的我,才会放松下来,才会对往昔的岁月无怨无悔。 (有改动)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开篇第一句话表现了作者想要封闭自己,把忧伤留在心底的痛苦之情。 B.丈夫车祸之后,迟子建拒绝熟人的安慰,因为她在自己想象的世界,用笔构建了一个自我安慰的世界。 C.“自我救赎”的意思是自己拯救自己,迟子建通过小说找到了排遣痛苦的出口,让自己获得了一种解脱。 D.迟子建渴望普通人的生活,她认为,如果一个人“小得如一粒微尘”,那么,世界就会升腾起来。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E.在这篇访谈中,记者紧紧围绕大众的苦难与作品表达之间的关系提问,深入挖掘了作品的内涵。 【答案】选A给3分,选C给2分,选D给1分;选B、E不给分。 【解析】D项“迟子建渴望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依据。原文“最好小得如一粒微尘,这样,世界才能升腾起来”的意思是一个人要把自己看得小一点。B项因果关系错误。E项“大众的苦难”错,应是“作家个人的不幸”。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2)围绕《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记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设计采访话题的? 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