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ave技术智能家居的市场前景.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Z-Wave技术智能家居的市场前景

蓄势待发,Z-Wave技术的市场前景 (智能家居杂志,数智网络等发布)/smart/jswz/117191537376489.asp 鲍立杰 --丰度电气(上海)有限公司品牌负责人 ??? 最近几年来,智能家居就是利用通讯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技术,将与居家生活有关的各种设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的综合管理,让居家生活更轻松各界的商家都方向倾斜。表示,要实现家居智能化,首要考虑的两个因素便是简单化和一体化, Z-Wave是一种为美国908.42MHz~868.42MHz(国内使用的是欧洲频段,目前这两频段都是免授权频段),采用FSK(BFSK/GFSK)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为9.6 kbps kbps,信号的有效覆盖范围在室内,相对于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Z-Wave技术是低功耗和低成本的技术,有力地推动着低速率无线网。 Z-Wave技术就必须先得说一下Z-Wave联盟,为了家庭自动化应用市场,2005年1月,美国芯片和软件开发商ZensysZ-Wave母公司)与60多家厂商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上宣布成立个新的联盟——Z-Wave其宗旨是:促进消费者认可、且在无线家居控制领域应用Z-Wave技术,确保所有成员的系统和设备之间的互通性,给产品提供售后合作和服务。首先是通讯设备大厂思科(Cisco)宣布投资Zensys公司(Cisco主要将Z-Wave技术用在家庭性的无线应用产品上,此方面属于Cisco旗下Linksys的业务范畴),并加入Z-Wave 。同年6月与的创投单位Intel Capital宣布投资,加入Z-Wave ,顿时Z-Wave获得IT、通讯两大领域的重量级业者的力挺,气势大增。到了2007年1月,软件巨头也呼应Z-Wave技术,在其.NET Micro Framework(简称:.NET MF)上加入对Z-Wave的支持, PC外围大厂罗技也推出使用Z-Wave技术的家庭遥控器Z-Wave的发展且从单纯的家庭自动化应用,扩展延伸到数字家庭的领域中。追求应用领域最大化Z-Wave技术仅为家居控制,数字家庭等和智能家居相关运用而生,而且基本是仅仅针对民用住宅。因此可以说Z-Wave对于智能家居基本达到了“非你不嫁”程度,也可以说Z-Wave就是为智能家居量身定做的一套系统。即使被用于酒店工程等项目,也是分别组建家庭式的网络而被运用,如SwitchDIY驿度做的2000套拉斯维加斯酒店项目。这样的好处对于厂家和消费者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厂家在设计研发时可以针对性的开发各种基于家庭应用的产品,做到了有的放矢。而消费者则会有更多的产品选择,且只要采用Z-Wave技术的产品就具有很强的兼容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市场导向的明确,也避免了很多技术“样样通,样样松”局面的出现。 Z-Wave采用的是无线控制技术,这为普通大众使用和普及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智能家居这几年一直处于蠢蠢欲动而又爆发不得的状态,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安装,调试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性能稳定的往往需要提前布线,即使布线也非一般电工能完成,而需要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协助。这对于很多装修完成的新房或古宅旧居而言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采用无线技术的产品虽然避免了前期布线的诸多不便,但后期控制上又会出现诸多问题,如控制距离很短,往往不能覆盖整个别墅,或信号穿越障碍物时损耗比较大,出现较长延时或干脆控制不了等问题。而采用Z-Wave技术的产品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因为Z-Wave技术在最初设计时,就定位于智能家居无线控制领域采用小数据格式传输,40kb/s的传输速率足以应对,早期甚至使用9.6kb/s的速率传输。与同类的其他无线技术相比,拥有相对较低的传输频率 MHz或908 MHz),相比于2.4G技术的产品,信号波的衍射能力更强,它可以绕过障碍物而实现对相关产品的控制。 而Z-Wave的另外的技术优势就是它的动态路由功能(业界也有人称之为双向传输)和网状拓扑结构。如图所示,我们假定把所有产品加入一个Z-Wave控制网络中,而hub的有效无线控制距离是30米,但由于采用了Z-Wave技术,30米以外的产品C依然能被控制,因为它和其它产品一样处于一个Z-Wave网络之内。信号波可以通过A传送给B,再由B传送给C。这样就实现了hub对C产品的控制。这是因为在Z-Wave网络中,每都有一个路由表,该路由表由入。存储信息为该入网时,周边存在的其ID。这样每个都知道周围有哪些,而存储了所有的路由信息。当与受控的距离超出最大时,会调用最后一次正确控制该的路径发送命令,如该路径失败,则从第一个开始重新检索新的路径。效率,系统更稳定Z-Wave的优势所在,由于采用统一的规格和标准,Z-Wave产品的操作和使用方式基本相同。无论是灯光控制系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