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色马蹄莲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贵阳市白色马蹄莲鲜切花丰产栽培技术
操 作 规 程
贵阳市农业局花卉产业处
贵阳市白色马蹄莲鲜切花丰产栽培技术
操 作 规 程
白色马蹄莲种植技术标准
1.1 栽培前的土壤准备工作
白色马蹄莲喜欢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不忌根部淹水,更适合粘性较重的土壤,整个生育期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是其良好生长的基本条件之一。
栽培土壤基本深度要求为50cm,不能有大的土块和杂物杂草。对于结构性较差的土壤,根据不同情况需要可配置一定的腐叶土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开厢要求:一个标准棚内开四厢,厢面略低于地面且平整。厢面宽度100cm、深度20cm、走道宽30-33cm、大棚两个长边距离各自一边厢面的距离为50cm。基本结构如下:
白色马蹄莲大棚定植示意图
30cm 30cm 30cm 30cm 30cm
20cm
50cm 100cm 100cm 100cm 100cm 50cm
6m
1.2 施基肥
白色马蹄莲是属于喜肥植物,要求栽培土壤富含腐殖质、土壤疏松、PH值为5.5—7.0的壤土,根据贵阳地区的土质状况,可每个标准棚(长30M,宽6M)定植前施足基肥,每公顷可施入经充分腐熟的堆肥30000千克(折合2000千克/亩),过磷酸钙1050千克(折合70千克/亩)、菜饼及骨粉各450千克(折合30千克/亩),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后整平。
1.3 土壤消毒
种植之前要先对土壤进行浇水、消毒,根据天气情况而定,在种植前2-4天浇一次透水,种植前1-2天土壤进行消毒,浇水消毒所能达到的深度是20cm-40cm,土壤消毒所用的农药为五碌硝基苯800倍或敌克松600-800倍液等土壤消毒剂以7.5-10Kg/m2的用量进行。
1.4 种植方式、方法
1.4.1种植密度:50×70厘米,折合每㎡2.8株,即每标准棚500株,如图示:
行距 厢面宽 步道宽 棚边距
70cm 步道 100cm 30cm
步
道
50cm 株距
50cm ○ ○ ○ ○
步
道
○ ○ ○ ○
3000c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0 cm棚宽
1.4.2 栽培时的注意事项
(1)种植前的准备:
a.在所种区域拉好定植线;
b.在即将种植的厢面上打好定植穴。
(2)种植要求:
a.在每个种植孔中间位置种植种苗1-3株;
b.种植深度以能盖住种苗根系,填土到原生长的泥线稍偏上为限;
c.种植中不能伤大根,顺着根系的生长方向植入定植穴中,然后掩土;
d.定植过程中不需用力压土,定植后可用加土的方式扶苗;
e.定植后立即用喷头喷淋的方式浇定根水,尽量不要冲倒新栽苗。
1.5 苗期管理
1.5.1 定植初期的水分管理:
a.定植后的前七天根据天气情况每天浇2-3次复水, 尽量保持土壤的湿润和叶片的水分,避免植株出现脱水萎焉的现象的发生。
b.定植七天后开始逐步减少浇水的频率和次数,8-10天后步入正常的肥水管理。
c. 种植的前后5-10天需要进行遮荫,然后去掉遮荫网。
1.5.2 定植后的植保处理:
a. 种苗定植成活后10-15天,当植株出现新叶时,可进行植保工作;
b.一般采用喷洒或喷雾处理,用甲基托布津、溴氢菊脂;敌克松、辛硫磷分别杀灭地上病虫和底下害虫;
c. 尽量在早上进行, 摘除老叶后应对植株进行打药,以避免病害的发生。(保护性防治)
1.6 生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