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0讲军人心理疏导与调适.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讲军人心理疏导与调适

《军人心理疏导与调适》教案 第十讲 心存侥幸误前途 脚踏实地业方成 侥幸心理的疏导与调适 “碰碰运气”、“老天保佑”、“赌一把”这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口头禅。这些口头禅看似简单,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心理状态侥幸心理。在这种侥幸心理支配下,多少人误入岐途,自毁前程。不难看出,侥幸心理是一种有害的社会心理,直接危害一个人的健康发展。因此,正确认识侥幸心理的实质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掌握矫正调适方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什么是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指内心期望主观愿望由于偶然的因素得到满足或不正当行为免受处罚。比如,在工作中投机取巧,以求获得领导的赏识,得到提拔使用;考试前,不认真复习,寄希望于“搞小动作”;违反了条令条例,或做了有损军人形象的事,希望别人不知道,平安无事;为了满足不正当需要,不惜挺而走险,等等。 侥幸心理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一是投机性。它把希望寄托在偶然的因素上,或者说是渴望机遇的突然降临,而不是创造必然的条件。因而是一种赌博、投机心理。 二是幻想性。它只是一种内心主观期望,而不依据客观事物的规律来采取行动。因而没有客观基础,是一种空想。 三是强化性。侥幸行为要么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要么使自己的不正当行为免受处罚,一旦成功后,会进一步强化侥幸心理。同时,还会对他人产生榜样、示范作用,强化他人的侥幸心理。 由此可见,侥幸心理不是一种健康的积极心理,而是一种给人以负面影响、不利于健康发展的消极心理。 二、侥幸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理想和抱负是一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动力。一个没有理想、抱负的人,是不可能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的。他也不可能脚踏实地,严谨求实,认真履行职责,不断积累知识和才能,而是以投机取巧为能事,把希望寄托在机遇的突然降临。比如,有的单位平时不按《纲要》全面抓好连队建设,等到上级检查前,搞突击,做表面文章,编造假登记,企图蒙混过关;有的干部不是扑下身子干出样子,而是到处送礼、拉关系,希望关键时候有人说话。 (二)不合理需要膨胀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如一个人的某种不合理需要,甚至是非法欲望发生膨胀,不能通过正当的手段得以满足,就会转而采取不正当的侥幸行为求得满足。有的人小偷小摸把他人财物窃为己有。有的人搞权钱交易,偷偷发展“地下”党员;有的偷偷摸摸打麻将赌博,指望靠运气发财等。 (三)法纪观念淡薄 法律法规、条令条例是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它对每个人都具有威慑力和约束力。但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轻视法律的威严与纪律的严肃性,从而助长侥幸心理,引发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有的同志之所以不假外出,夜不归营,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未必会被领导发现,即使发现了,大不了做个检查之类的,不会有什么影响,抱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还有的同志在有人管理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做到遵纪守法,而一旦失去了领导和战友的管理、监督,如探亲休假,单独外出时,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实施违法乱纪行为。 (四)道德评价力低下 一个人如果是非观念模糊,荣辱界限不清,就不能对非法需要和不正当行为作出正确的道德评判。因而,道德约束力降低,容易导致侥幸心理和行为的发生。有的为了一点小利,非法追债,有的为了显示自己讲义气,不惜为朋友两胁插刀等。其侥幸心理后面隐藏更深的还在于其道德境界不高,评判力低下。 三、侥幸心理的危害 侥幸心理实质上是放纵自己不正当行为的“借口”,是一种“壮胆剂”。侥幸行为不论成功与否,其危害作用都是很大的,而且危害程度与侥幸心理成正比。侥幸行为败露,轻则受到批评,给领导和战友产生不好的印象;重则会造成严重后果,触犯党纪国法,受到应有惩罚,影响个人前途事业,遗恨终生。侥幸行为成功,也只能是得逞一时,它反过来又会强化侥幸心理,助长冒险行为,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终究是在劫难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阻碍个人成长进步 侥幸心理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它不遵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往往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外力作用和机遇的降临。因此,一个人如果心存侥幸,就会放松对自己的改造,就不会有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也不会实实在在地积累知识和才能,而是以投机取巧为能事。这种人也许能得逞一时,但那绝对是暂时现象。这种人既使暂时“春风得意”,但说不定哪天就会露出“狐狸尾巴”,甚至跌跟头。唯有踏踏实实干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确实干出点成绩,才可能真正获得事业的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二)助长违法违纪行为 法纪观念不强,是产生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