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派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华北科技学院).pptxVIP

实验派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华北科技学院).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实验派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1860年,德国哲学家费希纳发表《心理物理学纲要》1879年,冯特建立莱比锡心理实验室1881年冯特创办《哲学研究》杂志,专门刊登心理学实验报告188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任命卡特尔为心理学教授01费希纳与实验派心理学02吉布森的研究03贝里尼的研究04泽基的研究目录CONTENTS05实验派心理学的新进展费希纳与实验派心理学01结合原典《实验论》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实验论》 李斯托威尔爵士为英国贵族。他曾先后在牛津大学贝列尔学院和剑桥大学玛德琳学院接受教育。在剑桥,他对美学产生兴趣,继而求学于索邦神学院的VictorBasch教授,并在伦敦大学撰写了博士论文,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近代美学史评述》,一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的西方美学史。费希纳其人 费希纳,古斯塔夫?西奥多(Fechner, Gustav Theodora 1801~1887)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 物理学家、心理物理学家、实验美学家。他是实验心理学奠基人和实验美学的创始人。他的研究兴趣广博,在医学、生理学、物理学(力学、光学、电学)、化学、数学、哲学、心理学、诗学、文学 物理心理学、实验美学等都有实验成果或著作。德国是近现代西方美学的发源地,他最先尝试创新了美学的研究方法,对世界实验美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费希纳其人 7年用于生理学研究(1817-1824),15年用于物理学研究(1824-1839),12年卧病(1839-1851),14年用于心理物理学研究(1851-1865),11年用于实验美学研究(1865-1876),40多年用于哲学研究(1836-1879),时间比较长,时而断断续续却一直在坚持。在他去世前的11年内又集中研究心理物理学(1876--1887)。 参看波林《实验心理学史》。物理学家(1824-1839)1824年,莱比锡大学医学院讲师1829年,莱比锡大学临时物理学教授1930年,他已译出了十二本以上的书籍,共约九千页,连译带著共发表了四十篇以上关于物理学的论文,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物理学家1833年,费希纳迎娶了他的好友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福尔克曼的妹妹1834年,年方33的费希纳被聘为薪水丰厚的物理学教授且享有终身津贴1835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德国第一个物理学研究所。卧病12年(1839-1851)1939年他完全不能用眼,之后不能睡觉,变得抑郁1840年辞去物理学教授的职位1843年开始恢复健康,但用眼困难和周期性头痛没有痊愈1846年在莱比锡大学再次定期进行讲演,未接受报酬费希纳始终积极主动地与自身严重的情绪问题和认知问题作斗争,并因此重获希望,奇迹般地恢复健康。费希纳患这场大病的主要结果加深了他的宗教意识及其对于灵魂问题的兴趣。哲学家(1836-1879) 1836年,以“米塞斯博士”笔名发表的《论死后生命小书》,初衷是为了安慰一位刚刚失去妻子的朋友。他认为人的生命不是一次,而是三次。第一次是原始的睡眠状态,第二次是我们都熟悉的生命,最后是不朽的生命。 在1836到1879年间共出版八本哲学著作,来向世人阐述自己的信仰,灵魂不死不灭,万物皆有意识。心理物理学家(1851-1865) 1851年后,费希纳就开始着手证明个体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存在着函数关系。 1860年,他发表了十年努力的结果——《心理物理学纲要》。这本书要探讨“一门身心互相依存关系函数的精确科学,从更为一般意义上说,它是一门关于身体世界与心理世界、物理世界与心理世界之间关系的精确科学”。 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来,提供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为冯特建立实验心理学起了奠基的作用。费希纳定律在《心理物理学纲要》中他修改了韦伯定律,提出了感觉-刺激的对数定律。他认为感觉的强度随激强度对数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费希纳定律。S=KlogR S=感觉强度;R=剌激强度;K为费希纳常数 实验美学家(1865-1876) 如果说费希纳创立了心理物理学,那么他也创立了实验美学。他在美学这个新领域的第一篇论文于1865年发表,是关于黄金分割的问题。 自1866年至1872年,他又发表了12篇论文,它们大多讨论两幅荷尔拜因的圣母玛利亚像。 1876年,《美学导论》一书生命的最后暮歌(1876-1887) 身患眼疾,仍然保持着社交活动和学术写作,在莱比锡大学进行演讲,每周和朋友讨论最新的思想。再次回到心理物理学的研究。 费希纳在莱比锡度过一生,没有离开过那里,经历了很多,也很神奇。他处于事业的高峰时跌入病魔的谷底;处于无望的病态中而又“病而复康”,重新走向科学研究的殿堂;正当人生出成果的阶段,却退休在家休养,但他却没有放弃科学研究。人病了,他的科学研究没有“病倒”;退休了,他的科学研究没有“退休”,他又重新开始了更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