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50题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鉴赏50题例

古代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8分)【注】①谢亭:又叫谢公亭,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成为著名的送别之地。②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1)本诗写诗人送别友人,共写了几个场景,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共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诗人与友人送别的情景,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2分)第二个场景是日暮独下西楼,写出了友人离去之后诗人孤寂凄清的情怀。2)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以乐景写哀情。(手法2分)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宝贵,离别的痛苦,大好秋光反倒成了添愁增恨的因素了。(分析2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分)注释:①这是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途中写下的一首诗。②笏,古代大臣朝会时所拿的长方形手板。③琼瑶:美玉。(1)请简析首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2)简析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1)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万笏”为喻,描绘了天山山峰众多连绵的景象;用“琼瑶”比喻天山山顶积雪。(2)作者前两句描绘了天山雄伟壮丽的的景象,写自己被谪贬伊犁,旅途中只有天山相伴,表现了寂寞孤独之感。后两句写“笑”写“难消”,表面上写开朗旷达,实际上流露出身处逆境的无奈,表达了年事已高、壮志未酬的伤感之情。3.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首联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2)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怀?(分) (3)第三联的“他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往日”,一种解释为“来日”,你认为哪种解释好,为什么?(分) (1)首联点明时间地点,(1分)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1分)为第二联写天地风云变化蓄势,(为后文写旅途飘零作铺垫),(1分)萧森的景象对战乱不息的形势有暗示作用(渲染忧愁的气氛)(1分)。(2)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1分),家国的忧伤(1分),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3)“往日”:杜甫在夔州两见菊开,想到在故园时必无此境,故两度落泪(或再现往日泪水)。(2分) “来日”:两见菊开虽是乐事,但来年回忆起来必当落泪。4.阅读唐诗完成下列两题【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1)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1)颔联中诗人游山赏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2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2分)(2)对比(1分)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1分)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遭人排挤,壮志难酬。(2分)(若学生回答“用典”,且分析合理可得2分)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1)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分)2)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分)1)①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春草丛生,草色青青,柳色嫩黄,柳丝飘拂;桃花盛开,李花飘香,花枝披离,花气氤氲。(2分)②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照,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画面上的春光点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闹,就更能从反面衬托出诗人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答“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诗人无法排遣的深愁苦恨,也可以)(分)2)①这两句不直抒愁情,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借“东风”和“春日”来写愁思。(2分)②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不为遣愁;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分)这样,诗意的表现就更为曲折、含蓄、更有深度。(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分)2)诗人运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幽竹”怎样的形象?幽竹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1)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点题,(1分)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2分)一“稀”、一“尽”、一“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零空寂的气氛。(作用分)2)这里诗人用了反衬的手法(对比也)来突出幽竹清音不改的形象。(答拟人手法不算错,酌情给分)用晚春时节竹的花来反衬,突出幽竹清阴不改的形象。(分)幽竹的不改清阴,体现出幽竹坚持自我的气节,而作者以一个“怜”字,表达了深深地怜爱和赞美之情。歌颂了不畏春残的幽竹内美与外美的和谐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