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础教育检测公示栏.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教育检测公示栏

2012年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公示栏 一、监测时间 2012年5月30日上午9:00—11:10 二、测试学生名单 测试当天学生检录后公示 三、举报电话 教育部基础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举报电话:01058800063 盱眙县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办公室举报电话:0517 四、测试现场操作流程 内容 8:00 交接监测工具。监测年级全体学生在班级坐好。 8:10 拆封《名册密件》;监测员进班检录; 被抽测学生依次进入测试教室,在桌角座号纸上写好姓名。 8:40 监测员分发测试卷和填答卡;指导学生练习填涂; 检查学生填写基本信息,宣读《测试生守则》、填答说明。 9:00 测试生学科测试开始。(9:10校长、教师填答问卷开始) 9:50 监测员提醒测试生答卷时间。 10: 00 测试结束;测试生出场休息;监测员对照座位号粘贴条形码;清点、收齐测试卷、填答卡;测试卷、填答卡封袋。 10: 20 测试生入场,按原位入座;监测员分发学生问卷;~ 测试生填写基本信息。 10: 30 测试生问卷填答开始。 11:00 监测员提醒测试生答卷时间。 11:1 0 问卷填答结束;监测员对照座位号粘贴条形码,清点、收齐问卷; 测试生离场。 所有监测工具封装、回收 备注 凡涉及监测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工具保密性,不能按照规定的测试要求 与程序执行监测实施工作,或发生其他重大事件,各监测点须立即将情况 报告区监测实施办公室,电话:0551-5597675 省视导员,电话:2831842 四、监测工作人员守则 、严格履行相应岗位的监测工作人员职责,遵照《监测实施现场的程序 与要求》,完成测试准备与组织工作。 、集中精力、忠于职守,不吸烟、不阅读书报、不谈笑、不抄题、不做 题、不念题、不解释试题,不查看测试生答题情况,不做与监测无关的事情。 、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带出、传出、复制或留存测试(问)卷,破 坏监测工具的保密性原则。 、不得提前或拖延测试时间。 、不得携带任何通信工具进入测试教室。 测试生守则、严格遵守测试纪律,不得冒名顶替,放松心态,如实作答。 、进入测试教室,只能携带黑色钢笔、签字笔、2B铅笔、橡皮、直尺、三角板、书写垫板或一本空白的作业本(用于垫写)等必需的文具,其他任何物品(含计算器及任何通信工具)不得带入。 、本测试共分两段,第一段从9:00到10: 00为语文或科学测试,第二段从10: 30到11: 10为问卷填答。测试生按监测员教师指导顺序入座,第一段测试结束后出场休息,10: 20听从监测员教师的指示和安排再进入测试教室按原位就座。 、测试生应在规定的位置填写姓名、座位号和答题,测试卷答题内容填写在填答卡以外的一律无效。测试生对基本信息和选择题回答的所有内容一律根据编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相应位置填答,不在相应位置作答无效。 、测试生对试题有疑问时,在不涉及试题内容的情况下,如测试卷分发错误或字迹模糊等,可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再询问。有关试题内容的问题不得向监测员教师询问。 、测试生在测试教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喧哗。 、测试结束信号发出后,测试生应停止答卷,并将试卷反扣在桌子的右上角,听从监测员指令,依次离开测试教室,不得将试题和草稿纸带走。 七、对违纪监测工作人员的处理 监测人员必须遵守监测工作人员守则认真履行各岗位职责,如违犯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以处理: (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县(市、区)教育局给予通报批评: 不按规定核对测试生; 不按时组织测试生入场; 测试过程中不认真履行监测员职责,如看书、看报、交谈、随意进出测试教室等; 开始测试后,违反规定擅自同意测试生进出测试教室; 对违纪测试生情况不如实填入《测试记录》。 (二)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省(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给予通报批评, 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鼓励或允许学生代考; 向学生暗示试题答案; 擅自将测试卷带出、传出测试教室,或复制; 包庇学生作弊。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通报教育部及相关省份,情节严重的将依据相关法规追究责任: 监测点发生有组织的集体代考行为; 故意在进入测试教室前启封试题并导致泄密; 怂恿学生作弊,为学生传递试题答案或帮助学生答卷; 违反规定,有计划、有组织地复制、截留监测工具; 测试结束后,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