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镜岩 生物化学 经典课件 8代谢论 考研必备 学生物化学必备.ppt

王镜岩 生物化学 经典课件 8代谢论 考研必备 学生物化学必备.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镜岩 生物化学 经典课件 8代谢论 考研必备 学生物化学必备

Rhyodobacter capsuulatus膜孔蛋白为三聚体,每个单体由β-折叠片形成桶状,桶状结构内侧可以使小分子物质通过。 单体侧面 三聚体顶面 (七)哺乳动物细胞膜的间隙连接 (八)乙酰胆碱受体离子通道的结构 (十)ATP/ADP交换体 (九)链霉的K+通道(Ion Channel) 三、生物大分子的跨膜运输 (三)ATP的结构特性 相邻正电荷的电子排斥作用 乙酸酐的多种共振形式 ATP水解为 ADP释放静电排斥力; ATP和水转化为ADP,无机磷酸和质子使熵增加。 黄色表示可以解离的氢 (四)细胞内影响ATP自由能释放的因素 ATP和ADP均由多种解离形式,并且可以同金属离子相互作用,这些引均可影响自由能的释放。 ATP水解释放自由能与pH的关系 ATP水解释放自由能与Mg2+的关系(pH 7.0,38oC) ATP水解释放自由能与其浓度的关系(pH 7.0, 38oC) (五)ATP在能量转运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磷酸肌酸和磷酸精氨酸及其他贮能物质 由PEP生成丙酮酸释放大量自由能 (七)ATP断裂形成AMP和焦磷酸的作用 ATP断裂形成AMP和焦磷酸的ΔG0?= -31.2 kj/mol,无机焦磷酸水解为2分子正磷酸的ΔG0?= -28.84 kj/mol,总的ΔG0?= -61.03 kj/mol。 大致相当于2分子ATP水解为2分子ADP释放的能量。 ATP断裂形成AMP和焦磷酸的反应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萤火虫的荧光物质是通过这一反应提供能量的。脂肪酸的酶促活化也是通过这一反应提供能量的,无机焦磷酸水解为2分子正磷酸对反应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八)ATP以外的其他核苷三磷酸的递能作用 ATP是主要的递能物质,除ATP外,合成多糖还需要UTP,合成蛋白质还需要GTP,合成磷酯需要CTP,合成RNA需要CTP UTP ATP GTP ,合成DNA需要dCTP dTTP dGTP dATP。 (九)ATP系统的动态平衡 ATP在体内不断的合成和分解,处于动态平衡,周转速度特变快,一个静态的成人消耗ATP高达40kg/d,在紧张活动的情况下,消耗ATP高达0.5kg/min,大多数细胞的能荷即{[ATP]+0.5[ADP]}/ {[ATP]+[ADP]+[AMP]}在0.80到0.95之间。 基本要求 1.熟悉有关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2.熟悉化学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和意义。 3.掌握高能磷酸化合物。(重点) 第21章 物质运输 生物膜与 复杂的膜系统 一、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 所有生物细胞都要从环境获得原材料为其生物合成和能量消耗,同时还需释放其代谢物到环境中去。质膜可以识别并允许细胞所需物如糖、氨基酸、无机离子等进入细胞,有时这些成分进入细胞是逆浓度梯度的,即它们是被“泵”入细胞的,同样一些分子是被“泵”出细胞的。小分子物质的跨膜一般是直接通过蛋白质构成的跨膜通道(channels)、载体(carriers)或泵(pumps)通过生物膜的。 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会引起物质的积累。 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引起物质的积累。主动运输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一些放能过程,非热力学自动发生,往往伴随有光的吸收、氧化作用、ATP水解或其他顺浓度梯度的运输。 在初级主动运输中,物质的积累直接与放能反应(如ATP?ADP+Pi)相连接;次级主动运输由初级主动运输引起的离子浓度梯度驱动。光、氧化作用、ATP水解驱动Na+或H+的离子梯度的形成,离子梯度为次级主动运输提供能量,驱动其他物质的协同运输。 两种类型的主动运输 协同运输的两种类型 除去水化膜 的简单扩散 跨膜蛋白降低溶质跨膜运输的活化能 亲水溶质通过生物膜脂双层的能量变化 被动运输是由膜蛋白促进的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因膜将胞内和胞外环境分隔开来,膜是一种选择性通透屏障,生物体内的简单扩散要通过脂双分子层,极性分子或带电溶质必需解除水化膜的作用,然后透过约3nm 的质膜。 水是一种例外,可很快透过生物膜,机制尚不清楚,膜两侧溶质浓度差异大时,渗透压的不平衡引起膜两侧水的流动,直至两侧的渗透压相等。 极性溶质或离子的过膜运输由膜上的蛋白降低活化能,而对特异的物质提供过膜路径,促进其通过膜的双分子层,称作促进扩散。 非带电物质的被动扩散 带电物质的扩散 被动扩散和促进(易化)扩散的区别 二、小分子物质的运输 (一)Na+和K+的运输 每个动物细胞与环境相比维持较低的[Na+]和较高的[K+],这种不平衡由质膜上的主动运输所建立和维持,涉及Na+K+-ATPases,偶联ATP水解,引起Na+,K+的逆浓度梯度运输。每水解1ATP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