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丽江古城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点.docVIP

寻求丽江古城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点.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求丽江古城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点

寻求丽江古城保护模式与旅游开发的平衡点 摘 要: 丽江古城只用了十年的时间便从中国西南一个不知名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景区。而这其中被忽视被掩藏的问题在它的发展中渐渐显露出来:文化留存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以求在古城保护模式与旅游开发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关键词: 丽江;古城保护;旅游开发;平衡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在这次会议中,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它的评价是:云南省的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 正是这样的丽江古城,以其惊人的速度创造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奇迹”:十年内,它从中国西南一个不知名的边陲小镇, 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景区。截至目前, 丽江古城每年的游客已由10年前的不到60万人次增加到500多万人次, 每年直接和间接收入由当年的2000多万元增加到近30 亿元, 当地居民年均收入也由当年的1000多元上升到4万多元[1]。 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给这座古老迷人的城镇带来了繁华欣荣,同时也代表着一串串悬而待决的问题在这追求速度的开发中被忽视了。随着进一步的发展,矛盾逐渐激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深层次矛盾已无法回避,直接威胁着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过度商业化所带来的危机 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要枢纽,也曾是滇西北的政治、经济重镇。这里地处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时候频繁的商旅活动,促使当地人丁兴旺,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集市。而现在,它再次从不知名的边陲小镇一跃而为我国西南一颗耀眼的明珠,其中商业功不可没。可以这样说,一座城镇如果没有了商业, 就会缺乏活力。 然而, 一个古城如果过度商业化, 那么迎接它的将是庸俗。 据丽江市旅游局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古城原来居住着6000多户纳西族居民,自从旅游业的发展,主要街道上的1600多家户主纷纷开起了店铺和??栈。政府部门统计,其中有70%以上都是外来人口在经营。拿旅游开发范围最广的新义街为例,1986年底新义街居委会有578 户居民,至2003年10月原有居民已经不足100户[1]。2007年在这个面积仅仅为3.8km2的古城里,就已经挤满了2000多家合法与不合法的商户; 也就是说, 古城里每2m2左右就有一个商户, 在已经开发的核心区内, 几乎可以说所有的街道、巷道两边都已经是店铺, 属于过度商业化[2]。 在古城的商业开发利用中,文化遗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过度商业化导致古城原有居民急速下降,纳西族所特有的文化生活气质也逐渐减淡。淳朴的纳西族生活方式渐渐消失,已无法再见到柳树下妇女洗衣、淘米的祥和图景。取而代之的是喧闹的街市上重复单调的店铺:工艺品店、服装店、餐馆、客栈以及酒吧。店里卖的工艺品、服装在全国各地旅游景点皆可找到;而餐馆、客栈主题千篇一律;酒吧一条街从晚吵到早,多种音乐重叠在一起让你分不清是噪音还是魔音。丽江的国外游客,45%目的是文化旅游;32%是单纯观光。然而,你在这除了街市还是街市的地方你能实现多少文化旅游的目的呢?这里更适合作为女性逛街的天堂。而你随便走进一家店铺,明明卖的是滇西北传统的玩意儿,迎接你的却65%是江浙人的口音,而非滇西北人所持有的淳朴热忱。这样,你是否会感到一股莫名的失落? 古城历经沧桑的建筑遗产也在商业化中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侵害。尽管政府出台了许多保护丽江古城的规定和法规,但政府并没考虑到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外来经营者有着他们自己的利益需求,他们需要改变房屋的某些部分以实现最大利益化,他们,片面强调利用和开发,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给古镇的保护增加了难度[3]。故而大批大批的人无视相关法规,对房屋进行各式各样的改造。当地居民的房屋建设,也无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开始向“时尚”靠近,而那些急需保护、岁月悠久、独特而迷人的传统也似乎变得“过时”了。最后总的影响,便是当地建筑越来越趋向“现代化”而远离当地传统。 古城的环境污染在慢慢扩延。首当其冲的,便是古城的水系。古城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是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聪明巧思。人们创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头塘饮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顺序而下,既科学又卫生。居民还以水洗街,只要放闸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顺势下泄,便可涤尽污秽,保持街市清洁。而从2010年1月至6月,经该市环境监测站对依法确定的9个水环境月监测点监测状况表显示,上半年,除泸沽湖、黑龙潭两个监测点持续为优以外,其中7个监测点中,程海、北郊(丽江城区)两个点水环境略有波动,其余位于丽江城区和城郊附近的5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