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入境·动情·玩味.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知·入境·动情·玩味

感知·入境·动情·玩味 ——小学古诗教学感悟 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背诵80首古诗词,我采用“感知?入境?动情?玩味”导学流程,重优化课堂结构,训练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提升了古诗教学的实效。 一、感知——春江水暖鸭先知。 1、读作者。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文作好铺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作者文风、作者评价、创作背景。 2、读文本。 古诗文字字珠玑,句句有情,音韵和谐,平仄相间,最好最简捷的做法是诵读传情,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读出古诗文的情意韵味。 3、读插图。 诗歌是以形象来说话的,读诗就要把握住诗人创造的形象,再现于自己的头脑之中。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等,要求学生结合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二、入境——映日荷花别样红。 1、创设情境。 教学王之涣《登鹳雀楼》,我以配乐朗诵作为背景,进行画面切换,随着登楼的高度变化,人的视野逐渐扩展,夕阳正紧贴着高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向大海。随着画面的展开,学生眼神中的期待也越来越多,希望自己能够看得更远更多,由此发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真切盼望。 2、绘图想象。 我顺应儿童的爱画爱美心理,让孩子们根据诗意作画。提醒孩子们画的内容,除了古诗所描绘的内容外,还可以做合理的想象。配画是对孩子们一种美的熏陶,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对古诗的喜爱之情也越来越深。 3、故事作文。 在叙事诗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想象,将古诗中事件的情节完整联结,采取改写、续写组织成文。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教学,我首先让学生掌握诗歌所描述的事件的大概内容,将寥寥数字的古诗扩展记叙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更好地把握诗的意境,从中获得启发,体会思想感情。 4、演中创新。 用表演的手段鼓励学生联想、补充和创造。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指导学生演一演李白是怎样送别老朋友的。这位学生在久久注视“天边”之后,忽然用袖拂面,并作举杯喝酒状,还以指代笔在空中“画”了起来。老师问他在干什么?他解释说李白送别老朋友时,心中自然伤感而流泪,故用袖擦拭。又因此时心中离别的情感撞击着他的心扉,自然抑制不住要饮酒作诗了。师生都不禁为他的创新而鼓掌。 三、动情——落红不是无情物。 1、触景生情。 孟浩然的《春晓》句句写景,句句含情。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啼鸟”、“风雨”、“落花”等景物的,领会诗中“不觉”、“知多少”等字词的情感,从而把握诗人爱春、惜春的深情。 2、由曲引情。 教学《咏柳》,我播放乐曲——《春芽》。优美抒情的曲调,轻快舒展的节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田野、湖泊、森林,诗人笔下美丽多姿的新柳,很快唤起学生的共鸣……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景图,顿时呈现在学生眼前。学习结束时,已深深体会到诗中的情感美。 3、由读发情。 我教古诗,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 四、玩味——情到深处人自醉。 1、欣赏景趣。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如杜甫《绝句》,引导学生欣赏:窗户外,柳枝吐翠,柳条飘舞,两只黄鹂在柳枝间追逐嬉闹,唱着悦耳的歌儿;天空中,一行白鹭在自由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美好景色! 2、体验情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兄弟”、“遍”、“少”等突出诗人对兄弟的无限思念之情。引导学生表情朗读,使学生“目视其文,耳醉其声,心同其情”。 3、探求理趣。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表现了这样的理趣: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我引导学生欣赏诗的艺术趣味,使学生在理趣盎然的教学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4、领会志趣。 教学《示儿》时,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陆游临终前愤呼“不见九州同”的沉痛心情,抓住后两句,体会诗人坚信“王师北定中原”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乐观精神。这些铿锵有力的诗句,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总之,古诗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在常规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常规,优化古诗教学,让学生体验学习古诗的乐趣,将传统文化不断创新是每位语文教师永恒的追求。 1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