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文言文翻译学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高考文言文翻译学案

文 言 文 翻 译 学 案 班级 姓名 一、研究近五年浙江卷文言文翻译试题并努力寻找命题规律 1.(06年浙江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2分) (2)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3分) (3)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未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3分) 参考译文:(1)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紧起来找蜡烛照明。 (2)它们是异类,防范它们如果很周到,怎么会成为人类的祸害? (3)听到同类之间互相残害却置若罔闻,(这)难道是先人后己的君子之道吗? 2.(07浙江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3分) (2)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2分) 参考译文:(1)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2)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3.(08浙江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2分) ②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3分) 参考译文:①(顾)况是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有认可的诗文(或人)。 ②(白居易)被重新任用之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 4.(09浙江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3分)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3分) 参考译文:(1)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 (2)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5.(10浙江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参考译文:(1)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 (2)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小结高考文言文翻译命题规律: 二、高考典型例题 (20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20分)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枹夷吾夷吾夷吾夷吾夷吾”]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僇。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 [xiá,木笼]以予齐。 (节选自《管子·小匡夷吾夷吾 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 A. 因泣下霑矜,与武诀去 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 B.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 C. 斧斤以时入山林 D. 一夕,为海潮所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10.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和“后母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 女至池,鱼毕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 A. 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 膳其肉,味倍常鱼 B. 常令樵险汲深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C. 及洞节,母往,女守庭果 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D. 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1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 B. 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的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 C. 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 D. 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