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工程(六讲--隧道支护结构设计)
* 2、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围岩特征曲线: (1)、弹性应力状态下的围岩特征曲线 (2)、弹塑性应力状态下的围岩特征曲线 ①、不考虑塑性区体积扩容的方程 ②、考虑体积扩容的方程 一、围岩特征曲线 特征曲线设计方法 弹性应力状态下的围岩特征曲线 一、围岩特征曲线 当pa=0时,uamax=(1+μ)/E*σyr0; 当ur0=0时,pamax=σy,即欲坑道周边不产生位移,就需要有相当于初始地应力大小的支护阻力,是坑道处于初始地应力状态,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特征曲线设计方法 一、围岩特征曲线 由于塑性区 c、φ 值是变化的,代以不同的 c、φ值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收敛曲线。通常采用平均的 c、φ 值来确定收敛线。 特征曲线设计方法 一、围岩特征曲线 弹塑性应力状态下围岩特征曲线-考虑塑性区体积扩容 式中:M为弹塑性边界上应力差。 当μ=0.5时,则上式成为不考虑塑性区体积扩容的方程。 特征曲线设计方法 1、支护特征曲线的基本概念: 指作用在支护上的荷载与支护变形的关系曲线,支护结构所能提供的支护阻力随着支护结构刚度增大而增大。支护结构的刚度和支护与围岩的接触状态有关。 二、支护结构特征曲线 围岩初始位移 最大支护阻力 特征曲线设计方法 2、不同类型支护结构的特征曲线: (1)混凝土或喷混凝土的支护特征曲线 二、支护结构特征曲线 (σcc为喷混凝土或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 上式是按照外压作用下的圆管理论推导得来的,它只能用于圆形衬砌,而且超挖值也受到限制。 特征曲线设计方法 二、支护结构特征曲线 tc0.04a时,支护阻力可以按照上式计算(薄壁圆管计算公式),式中 σcc为喷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 tc0.04a 龄期28天喷混凝土厚度对特征曲线的影响 特征曲线设计方法 2、不同类型支护结构的特征曲线: (2)钢支撑的支护特征曲线 二、支护结构特征曲线 钢支撑通常是在工厂预制的,因此在工地安装时,必须采用不同厚度的木垫块使支撑与围岩密贴,甚至给予一定的预加荷载。这样在绘制钢支撑的特性曲线时,就不仅要考虑支撑本身的构造,而且要考虑垫块的刚度。 楔点钢支撑模式 特征曲线设计方法 2、不同类型支护结构的特征曲线: (2)钢支撑的支护特征曲线 木模块刚度对钢支撑特征曲线的影响 s-沿隧道极度方向的支撑间距; θ-楔点间夹角之半(弧度); w-支撑翼缘宽度; As-钢支撑截面积; Is-支撑截面惯性矩; Es-钢的弹性模量; tB-垫块厚度; EB-垫块材料的弹性模量; σys-钢的屈服强度; X-钢支撑截面厚度。 特征曲线设计方法 2、不同类型支护结构的特征曲线: (3)灌浆锚杆的支护特征曲线 二、支护结构特征曲线 目前,灌浆锚杆的支护机理通过拉拔试验进行一些定性讨论。通过拉拔试验得出的拉拔荷载与位移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是非线性的,它表明拉拔荷载与锚杆本身的强度、直径、长度以及使围岩与锚杆胶结在一起的材料〈砂浆或树脂〉的强度等有关。 拉拔位移曲线 特征曲线设计方法 三、特征曲线设计方法 特征曲线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围岩特征曲线和支护结构特征曲线交会的办法来决定支护体系的最佳平衡条件。支护结构特征曲线与围岩特征曲线交点处的横坐标为形成平衡体系时洞周发生的位移。交点纵坐标以下的部分为支护结构上承受的荷载,以上部分由围岩来承担。 刚度大的支护结构承受较大的围岩作用力(压力);反之,柔性较好的支护结构所承受的围岩压力要小得多。所以,我们在工程中强调采用柔性支护以节约成本,但它也应有必要的刚度,以便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而达到稳定。 特征曲线设计方法 (①—锚杆支护曲线;②、④—喷混凝土支护曲线;③—组合结构支护曲线) (1)不同刚度的支护结构与围岩达成平衡时的pa和ur0是不同的 图中,锚杆的支护结构特征曲线 ①没有能和围岩特征曲线相交,说明锚杆的刚度太小,它所能提供的支护阻力满足不了围岩稳定性的需求,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最终将导致围岩失稳。当然,增加支护结构的刚度并不意味着要增加支护结构的尺寸和数量,重要的是支护结构及早地形成闭合断面。 特征曲线设计方法 (①—锚杆支护曲线;②、④—喷混凝土支护曲线;③—组合结构支护曲线) (2)同样刚度的支护结构,假设时间不同,最后达成平衡状态也不同 如图中曲线②和④。支护结构架设的越早,它所承受的围岩压力就越大。但这不等于说支护结构参与相互作用的时间愈迟愈好,因为初始变形不加控制会导致围岩迅速松弛而崩塌。当然,这个范围的大小视围岩的特性和埋置深度而变。 特征曲线设计方法 隧道工程结构计算软件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美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羊水栓塞护理措施.pptx VIP
- 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docx VIP
- 2025年粤东西北教师全员轮训心得体会2篇.doc VIP
- TCRHA-成人床旁心电监测护理规程.pdf VIP
- 中联W6015-8A塔吊说明书操作手册.pdf VIP
- 过滤材料和部件市场前景预测与技术创新策略研究报告.pdf
-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降低.pptx
- 8.27-安徽A10联盟2025届高三8月底开学摸底考试题及答案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底开学摸底考物理答案.pdf VIP
- 华为HCIE-CloudServiceSolutionsArchitect云服务练习试题.doc
- 8.27-安徽A10联盟2025届高三8月底开学摸底考试题及答案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底开学摸底考英语答案 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