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练记叙文阅读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练记叙文阅读资料

简练记叙文阅读资料: 一、标题的作用: (一)揣摩标题的含义 (1)指出修辞、象征、双关、引申的意义,抓住特征,说明作用。 (2)联系中心,需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内容、情感、写作目的)来分析。 《爸爸的花儿落了》表层含义:夹竹桃凋谢 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 《变色龙》 表层含义:善于变色的蜥蜴 深层含义 :见风使舵的沙皇警察 (二)分析标题的作用(人物、情节内容、主题情感) (1)表明写作对象: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写如《藤野先生》《邓稼先》 (2)体现主要内容: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如《智取生辰纲》《最后一课》 (3)揭示情感或主旨: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含蓄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再塑生命》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 (4)贯穿全文线索:如《背影》、《羚羊木雕》这样就以线索把各部分内容组织起来。 (5)引起读者兴趣: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如《喂——出来》 《大自然的语言》 例1:《变色龙》文章以“变色龙”为题,是以变色龙狡猾善变的特点比喻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见风使舵,狡猾善变的性格特征。用“变色龙”作小说的题目,含蓄形象地揭露和讽刺了这个人物的丑恶面目。) 例2:《孔乙己》用“孔乙己”作为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号,并作为小说的题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批判的对象。这个题目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二、段落或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内容上(开篇点题、总领下文、渲染气氛、交代背景、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结构上(承上启下、铺垫伏笔、对比反衬、) 3、文末: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或画龙点睛,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 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照应,照应标题,结构完整。) 三、修辞的作用: 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拟人:赋予……以人的情态(把……人格化),含蓄表现作者……思想感情,把……写活了。 排比:使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反问:起警策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省。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引起下文。 引用:突出主题,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展示作者的读书功底与阅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反复:起强调作用。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反语: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注意:有些语句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 四、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 渲染××环境气氛、 烘托人物的××情感、形象、品质、 预示人物的××命运、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使文章形象、生动、细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等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渲染××环境气氛, 衬托人物心情, 推动情节发展, 深化主题。 五、记叙顺序作用: 顺叙:按时间发展,有条有理。 倒叙:1、强调。 2、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3、情节富于变化,吸引读者。 插叙:1、补充内容,使文章情节更完整。 2、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 3、对有关人物、情节或背景作补充交待,使情节跌宕起伏。 4、突出主题思想,增强感染力 六、记叙文的人称及其作用: 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与读者没有距离; 第二人称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但用得不多; 第三人称,是以“他”叙事。运用第三人称叙事,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叙述的角度比较灵活、自如。 七、常用写作手法及作用。 (1)托物言志:在状物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所喻之人,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思想情感。 例如:《行道树》、《爱莲说》《陋室铭》)《枫叶礼赞》 (2)欲扬先抑(扬抑结合):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 (3)烘托、衬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例如:《爱莲说》以菊、牡丹衬莲的高洁品格。 《孤独之旅》以杜雍和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