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识总结
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从者见之( )长沮、桀溺耦而耕( )耰而不辍( )怃然( )荷蓧( ) 绥之斯来( )喟然( )矢之曰( )铿锵( )莫春者( )浴乎沂( )雩( )哂( )牖( )莒父(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彫也( )皋陶( )葸( )
数罟不入污池( )餍( )施施从外来( )槁( )浡然( )孳孳( )
蹠( )粢盛( )獭( )独乐乐( )管籥( )蹙頞( )麀鹿濯濯( )
朝儛( )睊胥( )慝( )徵招( )荑稗( )恤( )毂( )埏埴( )
怵惕( )斫( )儵( )巨缁( )犗( )鬐( )惮赫( )鲵鲋( )鹓( )
蟪蛄( )鹪鹩( )呺然( )掊( )洴澼( )居邠( )絜( )沴( )
蘧( )罝( )
㈡:找出下列的通假字
桀溺 而谁以易之 植其杖而芸 一言以为不知 道之斯行 矢之 毋吾以也
莫春者 如日月之食焉 无欲速 彫也 举直错诸 富尔可求也 久要不忘
学而不思则罔 今也则亡 出则弟 颁白者 蚤起 施从良人之所之 卒然问曰
愿闻其指 不可得已 二十又八载 时日害丧 景公说 畜君何尤 亲戚畔之
刑于寡妻 行有不慊于心 戒之曰 衡于虑 曾益 内交 要誉 若火之始然
相县 星队 怪星之党先 切瑳 不常有之 光晖 忘者寿 其脆易泮 累土
培风 小大之辩也 而征一国也 六气之辩 不息 狂而不信也 拘于虚也
汒然 隐机 且夫知不知是非三竟 小枝泄 不翅 规乎 失于兑
无郤 滑和 贵必敖贱 破碎乱行 敬惧而施 尚欲
㈢:写出下列的句式
1: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2:如有所立卓尔
3:贤哉,回也 4:吾无隐乎尔
5:不吾知也 6:当仁,不让于师
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其何以行之哉
9:君子义以为上 10:仁以为己任
11:此非为餍足之道也 12:天下可运于掌
13:而良人未之知也 14:物之已至者
15: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16:吾无与言之笑
17:遂成国于岐山之下 18:必为新圣笑矣
18:富哉言乎
㈣:写出下列固定句式的意思
1:所……者…… 2:以……为……
3:有以 4:如……何……
(可以参照《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第十五次修订上第468页)
①
附:
怎样判断文言句式
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疑问句式 否定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