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策和管理意涵
政策與管理意涵
如何從傳統教育邁向e世代教育是本世紀非常重要的教育改革重心,先進國家已經進行如火如荼的競賽,鄰近台灣地區的新加坡及香港也正積極推行全球矚目的資訊科技教育應用計劃,計畫的對象包括國小至大學的各級學校。這一波的資訊科技對教育的衝擊,尤其反應在高等教育方面,愈來愈多外國大學提供品質優良的遠距教學並授與學位,如果國內的相關研究再不積極迎頭趕上,勢必會衝擊到國內的高等教育。
在教育部所發表的「二十一世紀教育願景─全人教育 溫馨校園 終身學習」一文中,明白地指出:「利用現代科技將進修課程送至每一家庭是未來終身學習的新趨勢,網路教學在未來應將此種機會送至每一個有進修意願的每一個人,早日實現終身學習社會的理想。」同樣在教育部的「教育改革行動方案」中,也提及將「加強資訊與網路教育,並推廣遠距教學,整合遠距教學學習資源,提供學校及社會教育之多元化學習管道。有效建置社會教育資訊網路系統,整合社會教育及文化活動等學習資訊,使全民共享社教資源,塑造終身學習環境。」。
目前教育部針對國內專科以上學校開辦遠距教學,也訂定有「專科以上學校開辦遠距教學作業要點」,該作業要點規定以電腦網路實施之非同步網路教學之基本需求規格,規格分成教學系統功能、教師教學方式及教材製作等三大部份。作者認為建立ㄧ個良好的平台讓所有的教師都可以很方便的在網路上開課是推動網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邁向終身學習環境目標最重要的一環。為了落實這個目標﹐發展ㄧ套能夠用來建置、實行與管理的網路教學系統─「網路大學」是非常迫切的需求。本研究將探討網路教學系統中有關管理面的功能,依據角色的不同區分為教師、網路大學管理者及系統管理者,並探討網路大學的未來可能的運作方式,分析整理出網路大學之教學管理系統所應具備的需求與功能。本研究之成果對於政府制訂網路教育之政策及各單位如何推動與管理網路教學等都有實質的助益。
網路大學教學管理系統之探討
Study on 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of Cyber University
摘要
因應網路教學的蓬勃發展,建立與設置讓所有教師都可以很方便的在網路上開課的網路教學系統─「網路大學」,已成了不可抵擋的趨勢。以往老師在網路上開課都必須兼任系統管理者的工作,但隨著開課的種類多樣化及大量的教學活動在網路上進行之後,教師已無法再像以前一樣,兼顧線上教學及系統的管理和維護。有關課務及系統的管理應獨立於原來的教學環境之中,讓教學者與管理者能各司其職。
本研究探討由網路教學系統所建構出的網路大學中,分別支援教師及管理者之教學管理系統的功能分析與設計。本研究首先歸納整理有關網路教學系統管理面的文獻,再分析網路大學的運作方式,以探究實際利用網路大學從事網路教學活動時,所面臨的管理問題與需求。並進ㄧ步分析整理出網路大學教學管理系統所應具備的功能,最後並依分析結果實際設計一套教學管理系統─「中山網路大學」。本系統已實施兩年四學期真正授與碩士學分的網路課程,其中包括全國性招生、並給予學分證明之「網路碩士學分班」(共兩學期:第一學期177人;第二學期348人),及研究所跨校選課並給予學程證明書之「電子商務學程」,各課程實施成效良好。
關鍵字:網路教學、網路大學、虛擬教室、教學管理系統
導論
許多大學及專科學校都已開始實行以網際網路為主的網路教學,希望藉由網路媒體引進新的教學方式,提供任何時間及地點都可以學習的教學環境,以達到提高學習成效的目的(Olcott Donald,1996)。許多歐美有名的大學甚至開放透過網路修課並授予學位,並允許國際學生註冊入學,藉此擴大學生來源,已使得原本涇渭分明的傳統大學與遠距教學體系,逐漸開始融合(李進寶、、、、,1998)(戴文雄等,民85;岳修平,民87;陳年興、曾建翰,民85、民86,陳年興、楊子青、賴宏仁,民86; Alexander,1995;Chan,1996;1999;Hiltz,1995;Ritchie,1997;Wild Omari,1996;OKAWA MURAI,1998;Lai Ming-Chih etc.,1996)。目前已經有數種網路教學系統被用來建構所謂的「網路大學」、「虛擬大學」或「網路學校」。
由網路教學系統所建構出的網路大學可依使用者及目的,分成學習環境及教學環境兩大子系統(王敏煌,1998; 陳年興、王敏煌, 民86; 陳年興,1995、1998; Chen,1997;邱世宗,1999;Chen, N. S. Shih, Y.C.,1999)。目前大部分的系統多以模擬上課情境、多媒體教材呈現、並提供多樣性的學習輔助工具及溝通機制為主要設計重點,嘗試開發出適合網路媒體的人性化、優質化學習環境,以達到提高學習成效的目的,這類由網路教學系統所建構出的學習環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