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位书法和传统书法
「數位書法」與「傳統書法」
表現元素之比較與探討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在職專班
National Hsinc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研究生:羅際鴻
Graduate: Lo Jih Hung「數位書法」與「傳統書法」表現元素
之比較與探討
摘要:
數位科技近年加速發展,以數位創作書法的案例逐漸出現,雖不多見,對未來書法藝術發展方面會產生什麼影響,卻已經引起許多關注:究竟數位性的「書法」能夠怎樣呈現?有那些表現元素?它的藝術性在那裡?對「傳統書法」有什麼影響?這些都是當代才出現具有時代性的嶄新話題。本文針對「傳統書法」與「數位書法」創作元素,分內在元素與外在元素兩方面作嘗試性的比較分析,同時對當代「數位書法」創作媒材作一次理論初探。
The digital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 recent years and the cases of digital calligraphy are getting more. Although the cases are not many, more people are noticing and interested in it. For example, how is calligraphy shown digitally? What are the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digital calligraphy? Where are the artificial characteristics located? What is the influence on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These are the up-to-date topics in the present time. This study was focused on compar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and digital calligraphy, and discussed the medium of creating digital calligraphy.
關鍵詞:傳統書法,數位書法,互動性,用筆,聲光。traditional calligraphy; digital calligraphy; interactive; write method; acousto-optic
研究方法:「傳統書法藝術」經數千年發展,文獻極多;相反的,「數位書法藝術」可用文獻仍不多,資料獲取不易。本文研究方法,「傳統書法」方面擇要舉經典文獻對照;「數位書法」主要參酌葉謹睿所編「數位藝術概論(2007,二版)」一書,和若干數位科技文獻(含網路搜尋所得),摘取相關內容,針對兩者進行比較探討。
目次:
一、泛論
(一)傳統書法
(二)數位書法
二、「傳統書法」的表現元素
(一)內在元素
(二)外在元素
三、「數位書法」的表現元素
(一)內在元素
(二)外在元素
(三)程式語言
四、「傳統書法」與「數位書法」的比較
(一)「數位書法」與「傳統書法」的共性
(二)「數位書法」與「傳統書法」的差異
1. 外在的差異
2. 內在的差異
五、結論與展望
正文:
一、泛論
當代傳播與數位科技對人類文明的影響,莫之能禦。1976年加拿大麥克魯漢提出「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 媒介即是訊息”,”原著”MEDIA”;鄭貞銘譯「人與媒介」,p312,1977)」一說,以massage代替message 數位科技衝擊著人類傳統,「水能載舟,水能覆舟」,它可能提昇發揚傳統,也可能讓傳統沉沒。民初西風東漸後,「傳統書法」開始蒙受負面影響;資訊傳播發達後,「傳統書法」所受「發揚←→沈淪(按:這類兩端問題常見於許多當代議題中。書法方面,可視作優美的古典傳統逐漸沈淪;另一方面卻可能是對傳統走向偏狹的認知歧途、進而大眾化、庸俗化)」愈來愈快,而今更遇到挾著聲、光、立體效果的數位科技,「傳統書法」更面臨可能被發揚、也可能被沉沒的重要關頭。
當代研究者對「數位書法」的創作與技術漸有嘗試,從「藝術」角度觀察,雖未臻成熟,卻因科技持續進步與研究經驗的累積,將進步到什麼情況,難以預料。不過,它對「傳統書法」的「消←→長」已陸續產生影響,值得我們思索:「數位書法」與「傳統書法」有多少差別?「傳統書法」與「數位書法」彼此融合是否可行?「數位書法」對書法文化會有何影響?
在此,「數位書法」與「傳統書法」的定義須先釐清,比較其中異同,了解兩者關係,才可能為「書法藝術(包括傳統與數位)」尋找更好的發展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