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欣赏和创作学门
「藝術欣賞與創作」學門
宗旨
文藝復興藝術史 (高上雯) 1
西洋藝術欣賞之一 (王惠玲) 4
西洋藝術欣賞之二 (顧重光) 6
藝術的創作與表現 (曾長生) 8
視覺經驗與藝術語言 (吳宇棠) 10
視覺藝術的發展與比較 (吳宇棠) 13
漫畫藝術與創作 (洪德麟) 16
色彩與生活 (吳樹正) 18
雕塑藝術技法與欣賞之一 (王秀杞) 20
雕塑藝術技法與欣賞之二 (上原一明) 21
造型藝術中的基礎素描技法 (劉玲利) 22
中國玉器考古美術 (黃建淳) 24
中國繪畫的傳統與鑑賞 (吳士偉) 26
中國書畫的傳統與鑑賞 (陳宜均) 28
書法藝術的應用 (張炳煌) 30
多媒體藝術 (謝朝鐘) 32
藝術與性別 (李錫佳) 34
音樂與藝術的對話 (李珮瑜) 36
音樂與生活 (陳怡蒨) 39
音樂的風格與欣賞之一 (李珮瑜) 42
音樂的風格與欣賞之二 (干詠穎) 44
音樂的風格與欣賞之三 (游士瑱) 46
鋼琴藝術與生活 (李珮瑜) 48
西洋歌劇欣賞入門 (王淑堯) 50
世界名曲賞析與詮釋 (干詠穎) 53
探索歌唱世界的奧祕 (林文萍) 55
歌曲欣賞與創作 (謝朝鐘) 57
藝術欣賞與創作
--文藝復興藝術史--
壹、授課教師:
貳、課程學分:二學分
參、教學目標與範圍:
肆、授課方式:
一、(教學設備:電腦、投影機)
伍、課程綱要:
一、
二、
三、—義大利
四、(一)佛羅倫斯畫派
1.喬托Giotto(1260?-1318)
2.馬薩其奧Masaccio(1401-1428)
3.安基利柯Beato Angelico(1395-1455)
4.烏切羅Paolo Uccello(1397-1475)
5.法蘭契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1416/17-1492)
6.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
)
(二)法蘭德斯畫派
1.揚、凡、艾克Jan van eyck(1380-1441)
(三)威尼斯畫派
1.喬凡尼.貝里尼Giovanni Bellini(1433?-1516)
2.提香Tizinao(1488/90-1576)
3.吉奧喬尼
(四)文藝復興三傑
1.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義.托斯卡尼)
2.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 義.佛羅倫斯)
3.拉斐爾Raffaello(1483-1520, 義.烏爾比諾)
五、Brunelleschi,1377-1446)
(二)亞伯提(Leon Battista Alberti,1404-1472)
(三)布拉曼提(Donato Bramante,1444-1514)
(四)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
(五)帕拉底歐(Andrea Palladio,1508-1580)
六、(Donate di Donatello)
(二)波拉幼奧洛(Antonio Pollaninolo)
(Andrea del Verrocchio
(四)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七、
陸、參考資料:
1. H. W. Janson, Anthony F. Janson,《History of art》,New York,Harry N.Abrams, Inc,Publisher,2001。
Fergusont著、涂永清譯,《文藝復興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93。
Legrand著、董強等譯,《文藝復興藝術》,台北,閣林出版社,2002。
Patrick Nuttgens著、楊惠君等譯,《建築的故事》,台北,木馬文化事業,2001。
Philippe,Leaut著、劉增泉譯,《文藝復興藝術觀》,台北,國立編譯館,1996。
Will Durant著,《文藝復興》,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
瓦沙利著、黃翰荻譯,《文藝復興的奇葩—拉斐爾、米蓋蘭基羅、達文西》,台北,志文出版社,2000。
朱龍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起源與模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何政廣,《文藝復興美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
吳樹人,《中外雕塑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公司,1982。
吳澤義、吳龍,《文藝復興三傑》,台北,藝術圖書,1997。
保羅.約翰遜著、譚鍾瑜譯,《文藝復興—從黑暗中誔生的黃金年代》,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4。
俄羅斯藝術科學院美術理論與美術史研究所編、平野譯,《文藝復興歐洲藝術》(上)、(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袁藝軒,《閒窺石鏡清我心:歐洲雕塑的故事》,台北,三民書局,2001。
萊茨著、錢呈旦譯,《劍橋藝術史(四) —文藝復興》,台北,桂冠圖書,2000。
楊成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