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和赏析论文论著8.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音乐史和赏析论文论著8

史学·史识·史观 ——钱仁康先生西方音乐研究学术撰述评介 彭永启 董蓉 【内容提要】 本文 【关键词】 钱仁康;西方音乐研究;选题倾向;史料;史学;记叙风格;史识;史观; Knowledge ·View· Concept ——A Review to Mr. Qian Renkang’s Academic Writings about Western Music Research Abstract Through the following aspects棗 period division and whole evaluation, selecting inclination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style of writing and opinion of history, concept of history棗pthe present paper tries to evaluate “Qian’s writing”, by taking Mr. Qian Renkang’s academic writings about western music research which were published after liberation as an object of study, and deals mainly with his knowledge, view and concept of history. Key Words Qian Renkang / western music research / selecting inclination / historical materials / knowledge of historian / style of writing / view of history / concept of history 中国学者对“异文化”体系——西方音乐的理解与认知肇始于20世纪初。1924年,王光祈撰写了《欧洲音乐进化论》,这部有关西方音乐历史的整体性著述从某种程度上开启了中国学者介绍、研究西方音乐的先河。与此同时,萧友梅、俞寄凡、黄自等人也各自写有相关著作。解放后,随着专业音乐教育与音乐学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西方音乐认识的逐渐深入,大量有关西方音乐研究的译著、专著与文章涌现出来,而学林共仰的音乐学家——钱仁康先生的学术识见便展露于这一整个发展进程。 钱仁康先生1932年开始接受专业音乐教育,师从黄自、李惟宁,1941年毕业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上海音乐学院前身)理论作曲组。早年,他专事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工作,解放后又在此基础上兼事,并后又转入音乐学研究工作至今。在其漫长的学术生涯中,钱仁康先生笔耕不辍,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撰写了丰厚的学术著述,同时,又以广泛的文化兴趣以及深厚的作曲技术理论根基获得了广阔的学术眼界,其理论著述遍及中西音乐史学、音乐分析学、音乐文献编译、音乐源流学等诸多领域,为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的观察视角将投向钱仁康先生在西方音乐史学领域的研究 ,主要以钱仁康先生于解放后发表的诸多有关西方音乐史学的撰述——专著、学术论文和报刊文章(以下简称“钱文”)为观察对象,希图通过对“钱文”各个角度的综合评述来窥视钱仁康先生治史之史学、史识、史观。 一、关于时段划分与整体评价 依我们的视野所及,钱仁康先生解放后的学术生涯似乎可以以80、90年代分为前后三段。80年代之前,即解放后至文革结束的三十年间,他主要从事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的研究工作,曾任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教授,但与此同时,他又将音乐学研究纳入了自己的视界之中。在这一领域,他博览群书、勤于治学,视野一方面投入专业音乐领域,紧跟音乐理论研究的前沿,另一方面指向音乐普及教育领域,以坚实的学养导引着音乐学习者的审美趣味(这种对于“提高”与“普及”的双重关注一直延续至今)。前者如有关西方音乐史学的专著《柴科夫斯基主要作品选释》(1957年音乐出版社初版)、学术论文“德彪西评价初探”(1963年7月15日《文汇报》)、“试论舒伯特”(1971年第1期《音乐艺术》)等,后者如介绍性的报刊文章“莫扎特是怎样作曲的?”(1951年1月26日新民晚报)、系列钢琴教材译文《哈农钢琴练指法》(1953年12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初版)、《拜尔钢琴基本教程》(1953年上海新音乐出版社出版)等。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学术环境及政治原因,此时,“钱文”在数量及学术创见上略“弱”于其后,为其治学之初创期。 80-90年代中期,钱仁康先生由作曲逐渐转入音乐学研究工作,并于1982年起就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音乐研究所所长,直至年高离任。在这一时期,随着思想的解放、学术环境的改善,以及学术信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